[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生产线放卷全自动接纸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5398.3 | 申请日: | 2017-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柳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凯迪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瀚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3/00 | 分类号: | B65H43/00;B65H16/00;B65H23/14;B65H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摇臂 接纸支架 支架 浮动辊 大臂 高速生产线 角位传感器 控制系统 编码器 放卷 摇臂 电机 自动控制领域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工作效率 平行对接 设置位置 不平行 断纸 成功 | ||
一种高速生产线放卷全自动接纸控制系统,它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它包含旋转摇臂支架、接纸支架、旋转摇臂、摇臂编码器、电机、大臂、浮动辊、角位传感器;旋转摇臂支架的右边设置有接纸支架,旋转摇臂设置在旋转摇臂支架内的上部,旋转摇臂上设置有摇臂编码器,电机设置设置在旋转摇臂支架内的下部;接纸支架的左侧表面设置有大臂,与大臂所设置位置对应的接纸支架右侧设置有浮动辊,浮动辊的下面设置有固定在接纸支架上的角位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自动进行并完成两卷平行对接工作,接纸容易成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接纸不平行导致断纸现象,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生产线放卷全自动接纸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防火纸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是,人工手动接纸的方式完成两卷平行对接,在生产速度达到40米每分钟以上,采用手动方式接纸,很难接纸成功。人为因素变动大,而且接纸不平行容易断纸,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速生产线放卷全自动接纸控制系统,它能够自动进行并完成两卷平行对接工作,接纸容易成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接纸不平行导致断纸现象,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旋转摇臂支架1、接纸支架2、旋转摇臂3、摇臂编码器4、电机5、大臂6、浮动辊7、角位传感器8;旋转摇臂支架1的右边设置有接纸支架2,旋转摇臂3设置在旋转摇臂支架1内的上部,旋转摇臂3上设置有摇臂编码器4,电机5设置设置在旋转摇臂支架1内的下部;接纸支架2的左侧表面设置有大臂6,与大臂6所设置位置对应的接纸支架2右侧设置有浮动辊7,浮动辊7的下面设置有固定在接纸支架2上的角位传感器8。
所述的接纸支架2的表面上设置有浮动辊固定座21。浮动辊固定座21用于固定浮动辊7的一端,配合浮动辊7来控制大臂6的上下移动。
所述的旋转摇臂3内设置有PLC程序控制器31。PLC程序控制器31根据系统工作编程,控制系统内的各部件完成相应的工作步骤。
所述的旋转摇臂3上的左侧位置设有A轴编码器32,旋转摇臂3上的右侧位置设有B轴编码器33。A轴编码器32、B轴编码器33可对卷纸上的胶带粘贴位置进行检测,辅助旋转摇臂3与大臂6进行位置调整工作。
所述的大臂6上表面设置有光电开关61,大臂6的上部主体左侧设置有压辊62,压辊62上固定有切刀63。当压辊62接收到经计算后的PLC程序控制系统31采集的编码器信号,浮动辊7的浮动信号和光电开关61发出的信号时,压辊62下压切刀63进行切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B轴正在放卷,则将新的纸卷上到A轴上。在摇臂和A轴固定的位置处,(如摇臂50度A轴90度)给新纸卷贴好胶带。
由浮动辊给出的信号和线速度的关系通过PLC算出,在远转中B轴上的纸卷的大小,当B轴上纸卷直径小于设定预接纸的直径时,大臂自动下降,摇臂正转碰到接纸架上的光电开关后停止,根据安装在摇臂上的编码器检测出摇臂位置,通过PLC先算出新卷纸的直径大小。根据线速度算出新纸卷A轴的电机转速度(和生产线速度同步)。当B轴上纸卷直径等于设定的接纸的直径时、A轴转动角度等于60度时,压辊下压,等A轴转动角度等于120度时,(以A轴贴胶带90度为准)切刀将B轴上的纸切断,压辊台起,转换由A轴放卷生产,自动接纸定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自动进行并完成两卷平行对接工作,接纸容易成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接纸不平行导致断纸现象,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凯迪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瀚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凯迪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瀚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5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包装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错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