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行车的座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5346.6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潘义川;张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5/00;A61G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面 右侧边 助行车 左侧边 座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 中间连接架 支撑架 位置调节机构 向后移动 向前移动 行走过程 行走障碍 舒适性 前行 腿部 座椅 对称 伸展 转换 移动 保证 | ||
1.一种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包括座面,所述座面设置在所述助行车的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由对称的左侧边架和右侧边架、以及设于左侧边架和右侧边架之间的中间连接架构成,所述座面设于所述左侧边架和所述右侧边架之间且位于所述中间连接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结构还包括在所述座面与所述左侧边架之间以及所述座面与所述右侧边架之间设有的能够使得所述座面前后移动的座面位置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位置调节机构由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边架和所述右侧边间内侧的滑轨以及连接在所述座面两侧边缘且设置在所述滑轨内的滑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架为折叠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架由前支架和后支架在中间点铰链呈X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为软材质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架和所述右侧边间内侧固定有挂钩,所述导轨安放在所述挂钩内;所述前支架包括前长杆、前短杆以及前短臂,所述后支架包括后长杆、后短杆以及后短臂;所述前长杆和所述后长杆相互交叉成X结构并且在所述中间连接架的中心点位置相互铰链,所述前长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座面右侧的滑轨上,下端与所述前短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短臂的下端则铰链在所述左侧边架的横梁杆上,所述前短杆上端铰链在所述右侧边架的前支撑杆上;所述后长杆的上端连接在左侧的所述滑轨上,下端与所述后短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短臂的下端则铰链在所述右侧边架的横梁杆上,所述后短杆上端铰链与所述左侧边架的前支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中间具有提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为折叠硬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两侧边缘具有包边,所述包边铰链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互卡嵌,所述前支架包括前长杆和前短臂,所述后支架包括后长杆和后短臂,所述前长杆和所述后长杆相互交叉呈X结构并且在所述中间连接架的中心点位置相互铰链;所述前长杆的上端铰链在所述左侧边架的前支撑杆上,下端与所述前短臂的上端铰链,所述前短臂的下端铰链在右侧边架的横梁杆上;所述后长杆的上端铰链所述右侧边架的前支撑杆上,下端与所述后短杆的上端铰链,所述后短臂的下端铰链在所述左侧边架的横梁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行车的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采用涤纶或尼龙或帆布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原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53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行车的行走轮结构
- 下一篇:提高安全使用性能的导盲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