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空导线接续管衔接操作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84372.7 | 申请日: | 2017-10-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鑫;胡晓岑;杨罡;张光炜;李艳鹏;梁基重;马丽强;杨冬冬;陈昱同;芦竹茂;白鹭;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空 导线 接续 衔接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空导线接续管衔接操作车,解决了导线与接续管压接时的现场对中困难和接续管压接不到位的问题。在移动小车(1)的台面上设置有轨道(2),在轨道(2)上分别活动设置有悬空前导线支撑车(4)、悬空后导线支撑车(5)和液压操作车(3),在悬空前导线支撑车(4)的顶面上设置有前导线嵌入槽(6)和前导线线卡(7),在悬空后导线支撑车(5)的顶面上设置有后导线嵌入槽(9)和后导线线卡(10),液压装置(13)放置在椭圆形凹槽(12)中,在椭圆形凹槽(12)上放置有接续管(14),液压装置(13)的压接嵌口抱接在接续管(14)的外侧壁上。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现场压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接续车,特别涉及一种将两悬空导线用接续管压接在一起的操作设备车。
背景技术
导线接续管是衔接导线的重要连接金具,衔接时是将在空中悬挂的两展放导线的接头插入到接续管中后,用液压设备压嵌紧固在一起,从而完成衔接操作。由于操作现场条件有限,以及需要衔接的两段导线均处于悬空受力状态下,在现场压接时,存在导线轴线、接续管轴线及液压机施压口轴线很难重合在一起的问题,当接续管连续压接后,经常会出现接续管不同程度弯曲及变形的现象,无法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空导线接续管衔接操作车,解决了导线与接续管压接时的现场对中困难和接续管压接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一种悬空导线接续管衔接操作车,包括悬空前导线、悬空后导线、移动小车和液压装置,在移动小车的台面上设置有轨道,在轨道上分别活动设置有悬空前导线支撑车、悬空后导线支撑车和液压操作车,在悬空前导线支撑车的顶面上设置有前导线嵌入槽和前导线线卡,在悬空后导线支撑车的顶面上设置有后导线嵌入槽和后导线线卡,在液压操作车的台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凹槽,液压装置放置在椭圆形凹槽中,在椭圆形凹槽上放置有接续管,悬空前导线的后端插接在接续管的前端口中,悬空后导线的前端插接在接续管的后端口中,液压装置的压接嵌口抱接在接续管的外侧壁上。
在悬空前导线支撑车的走轮上、悬空后导线支撑车的走轮上和液压操作车的走轮上均设置有手动刹车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悬空前导线支撑车、悬空后导线支撑车和液压操作车较容易地将两导线与接续管调整到同一水平轴线上,使插入到接续管中的两导线不易松脱,连续压接时接续管受力均匀,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现场压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主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俯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悬空导线接续管衔接操作车,包括悬空前导线8、悬空后导线11、移动小车1和液压装置13,在移动小车1的台面上设置有轨道2,在轨道2上分别活动设置有悬空前导线支撑车4、悬空后导线支撑车5和液压操作车3,在悬空前导线支撑车4的顶面上设置有前导线嵌入槽6和前导线线卡7,在悬空后导线支撑车5的顶面上设置有后导线嵌入槽9和后导线线卡10,在液压操作车3的台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凹槽12,液压装置13放置在椭圆形凹槽12中,在椭圆形凹槽12上放置有接续管14,悬空前导线8的后端插接在接续管14的前端口中,悬空后导线11的前端插接在接续管14的后端口中,液压装置13的压接嵌口抱接在接续管14的外侧壁上。
在悬空前导线支撑车4的走轮上、悬空后导线支撑车5的走轮上和液压操作车3的走轮上均设置有手动刹车盘15。
实施接续管14压接时,测量好位置并施压,完成一次压接后,保持接续管14与两导线不动,以避免出现压接不整齐的现象,移动液压操作车3,微调位置,紧邻上次施压边缘再次施压,依次完成整个接续管14的压接,由于悬空前导线8、悬空后导线11与液压机施压口的轴心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位置,可以确保依次压接后各个压接面平滑,无弯曲变形;当施压到接续管14的两端部时,适当移动两侧导线支架,并调整导线位置,使整段导线及接续管均衡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4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建筑通气节能设备
- 下一篇:杆塔倾斜在线监测传感器的精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