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器及其橡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3420.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张香存;张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衬套 减振器 硫化体 内骨架 本实用新型 内套管 外骨架 橡胶 过盈配合连接 可设计性 变更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及其橡胶衬套,所述减振器橡胶衬套包括T形内套管和橡胶衬套硫化体,所述橡胶衬套硫化体包括内骨架、橡胶和外骨架,所述橡胶设置在所述内骨架和所述外骨架之间,所述T形内套管和所述橡胶衬套硫化体的所述内骨架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减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减振器橡胶衬套。本实用新型减振器及其橡胶衬套通过结构的优化,外端的橡胶衬套硫化体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变更,不再受到原先结构的过多的限制,可设计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及其橡胶衬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性能件,用于定义和实现整车的平顺和操稳参数。减振器与转向,制动,传动,车身,副车架及车轮轮胎子系统等相互影响,从而实现整车平顺及操作的稳定性。
减振器下衬套一般与扭力梁,控制臂或者转向节相连,起到柔性接头的作用,其对操作稳定性影响且存在一定的隔绝振动作用,因此需要满足性能和耐久的要求。
目前现有设计中采用常规的减振器橡胶衬套结构,图1为现有技术中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的局部轴侧示意图。如图1所示,减振器橡胶衬套10包括T形内套管11、减振器外吊环12、橡胶13及外骨架14,采用硫化的工艺连接。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橡胶衬套10与转向节16通过螺栓17直接连接,其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减振器橡胶衬套存在如下诸多缺点:
一、T形内套管与橡胶直接硫化,硫化工艺不佳,连接处易应力集中。
二、T形内套管与橡胶连接的应力集中区域15的橡胶受力后易挤出与外骨架14产生切割,主要由于T形的上平面设置导致无法挖槽及脱模。
三、由于结构的限制,应力集中直接造成了台架和路试耐久极易出现早期开裂问题。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改善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橡胶衬套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橡胶衬套容易开裂,且无法脱模的缺陷,提供一种减振器及其橡胶衬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橡胶衬套,包括T形内套管和橡胶衬套硫化体,其特点在于,所述橡胶衬套硫化体包括内骨架、橡胶和外骨架,所述橡胶设置在所述内骨架和所述外骨架之间,所述T形内套管和所述橡胶衬套硫化体的所述内骨架过盈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橡胶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U型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骨架、所述橡胶和所述外骨架采用硫化工艺连接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骨架的上下端面与所述橡胶的上下端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骨架的外端面的上下两端设置为带有倒角的倾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角为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骨架的下端面与所述T形内套管的下端面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骨架的上端面与所述橡胶的上端齐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减振器橡胶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3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悬架系统的橡胶悬置弹簧
- 下一篇:曲柄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