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矿浆处理锅炉尾气联产磷酸铵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2824.8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5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项双龙;吴有丽;陈彬;廖吉星;杨昌勇;张卫红;张伟;蒋学华;王采艳;唐丽君;何花;韩朝应;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J1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511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矿 处理 锅炉 尾气 联产 磷酸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矿浆处理锅炉尾气联产磷酸铵镁的系统,包括给煤装置、锅炉本体、尾部烟道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除氧器,所述给煤装置与锅炉本体连接,所述锅炉本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与尾部烟道装置连接,所述尾部烟道装置的下部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除氧器通过给水泵分别与尾部烟道装置和锅炉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磷矿浆做脱硫剂,吸收锅炉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有效降低锅炉尾气治理成本,利用磷矿中铁镁等金属离子具有催化氧化特性,实现锅炉尾气脱硫与磷矿脱镁的技术耦合,简化生产设备,改善磷矿品质,并联产具有高价值的磷酸铵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尾气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磷矿浆处理锅炉尾气联产磷酸铵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具有对燃料适应性强、燃烧效率及燃烧强度高、负荷调节范围宽、给煤点少及灰渣残碳量低等优点而被快速推广应用,当前,燃煤流化床锅炉尾气广泛采用钙法脱硫技术,其原理是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作为吸收剂,在喷淋塔内喷散成小液滴,与含有二氧化硫的尾气进行逆流接触,发生化逆流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亚硫酸钙,再通入空气将亚硫酸钙曝气氧化为硫酸钙。钙法脱硫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运行可靠,但是在处理过程中,石灰石掺混不均匀导致尾气瞬时超标排放,其次石灰石消耗量较大,约为理论耗量2-4倍,锅炉大量热能用于石灰石分解,导致蒸汽产量仅为65-68t/h,渣灰量明显增加,致使换热设备(如锅炉列管)的磨蚀加剧,装置存在安全环保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矿浆处理锅炉尾气联产磷酸铵镁的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影响锅炉热效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磷矿浆处理锅炉尾气联产磷酸铵镁的系统,包括给煤装置、锅炉本体、尾部烟道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除氧器,所述给煤装置与锅炉本体连接,所述锅炉本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与尾部烟道装置连接,所述尾部烟道装置的下部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除氧器通过给水泵分别与尾部烟道装置和锅炉本体连接。
所述给煤装置包括煤仓和给煤机,煤仓下部通过给煤机与锅炉本体连接。
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炉膛、汽包、水冷风室、下渣管,所述汽包、炉膛、水冷风室、下渣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炉膛上部和下部分别与旋风分离器的上部和下部连接。
所述尾部烟道装置包括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二次风空预器、一次风空预器、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所述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二次风空预器、一次风空预器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高温过热器与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一次风空预器一端与一次风机连接,另一端与水冷风室连接,所述二次风空预器一端与二次风机连接,另一端与炉膛连接,所述省煤器一端与除氧器连接,另一端与汽包连接,所述低温过热器与汽包连接。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静电除尘器、灰库、脱硫塔、磷矿浆循环槽、烟囱,所述静电除尘器一端与尾部烟道装置下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风机与脱硫塔下部连接,静电除尘器的下部通过输灰泵与灰库连接,所述磷矿浆循环槽通过循环泵与脱硫塔连接,所述脱硫塔上部与烟囱连接。
所述脱硫塔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磷矿浆循环槽连接。
本系统还包括返料风机,所述返料风机与旋风分离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磷矿浆做脱硫剂,吸收锅炉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无需额外使用石灰石进行脱硫,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并可以有效降低锅炉尾气治理成本,同时利用磷矿中铁镁等金属离子具有催化氧化脱硫特性,实现锅炉尾气脱硫与磷矿脱镁的技术耦合,简化生产设备,改善磷矿品质,并联产具有高价值的磷酸铵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广泛应用在磷酸生产企业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2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CT针床的自动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角针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