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旁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0138.7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李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B29/04;F02M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集成 式进气 歧管 旁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旁通装置,该旁通装置设置在进气歧管内,旁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歧管壳体内的旁通阀壳体以及设置在旁通阀壳体内的阀体室,旁通阀壳体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进气口相连通的旁通阀进气口以及与进气歧管出气口相连通的旁通阀出气口,阀体室内设有旁通阀机构,旁通阀进气口及旁通阀出气口分别位于旁通阀机构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旁通装置集成在进气歧管内,形成与中冷器的并联关系,能够有效保证汽车的正常启动及稳定运行,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进气歧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旁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废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涡轮增压技术的成熟,使得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和扭矩。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的排放,并减少发动机涡轮迟滞现象的发生,市场上出现了集成水冷却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主要是将水冷却中冷器集成在进气歧管中。但是此类进气歧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冬天,尤其是在早晨和夜晚,装有此类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汽车往往无法正常启动,而在气温较高的天气,则很少发生这种现象。研究后发现,由于中冷器的换热结构是由若干个微波距的翅片组成,而冬天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汽冷却之后极易凝结在中冷器翅片微波距的缝隙中,造成中冷器堵塞,发动机无法将新鲜空气吸入到燃烧室内完成燃烧。同时,由于汽油在燃烧过程也会有水生成,因而在夜晚停车至次日早晨这段发动机内外温差较大的时间内,水汽凝结过程更容易发生,使中冷器堵塞,影响了汽车的正常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用于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旁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旁通装置,该旁通装置设置在进气歧管内,所述的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壳体以及设置在进气歧管壳体内的中冷器,所述的进气歧管壳体上开设有进气歧管进气口及进气歧管出气口,所述的进气歧管进气口分别通过中冷器、旁通装置与进气歧管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旁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歧管壳体内的旁通阀壳体以及设置在旁通阀壳体内的阀体室,所述的旁通阀壳体上开设有与进气歧管进气口相连通的旁通阀进气口以及与进气歧管出气口相连通的旁通阀出气口,所述的阀体室内设有旁通阀机构,所述的旁通阀进气口及旁通阀出气口分别位于旁通阀机构的两侧。进气歧管内同时集成有中冷器及旁通装置,当中冷器正常工作时,气体由进气歧管进气口进入中冷器内,之后由进气歧管出气口离开进气歧管;当中冷器堵塞时,气体由进气歧管进气口经旁通阀进气口进入阀体室内,之后依次经旁通阀出气口、进气歧管出气口离开进气歧管。旁通阀机构控制旁通阀进气口的开启及关闭。
所述的旁通阀机构包括设置在旁通阀进气口处的静组件以及设置在阀体室内并与静组件相适配的动组件。静组件与动组件接触闭合时,旁通阀机构关闭;静组件与动组件分离时,旁通阀机构开启。
所述的静组件包括并列设置在阀体室内的阀帽固定座、阀帽固定板以及设置在阀帽固定座与阀帽固定板之间的阀帽。阀帽固定座及阀帽固定板将阀帽夹在中间,对阀帽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阀帽固定板为可拆卸式。在安装阀帽时,先将阀帽固定板取下,之后将阀帽装入阀帽固定座上,之后装上阀帽固定板即可。
所述的阀帽的中心处开设有气体流道,所述的旁通阀进气口通过气体流道与旁通阀出气口相连通。气体流道为气体流经旁通阀机构的通道,当静组件与动组件接触闭合时,气体流道被封闭;当静组件与动组件分离时,气体流道打开,气体便可经过。
所述的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阀体室内的弹簧固定座、套设在弹簧固定座上的弹簧以及移动套设在弹簧固定座上并与阀帽相适配的阀芯。阀芯与阀帽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保持常闭状态。当阀芯受到外力后,与阀帽相分离,同时压缩弹簧,将气体流道打开;外力消除后,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阀芯与阀帽重新接触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0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可快拆的脑功能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LED铝基板总成的贴片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