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管式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9121.X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9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军;陈仪佳;胡法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朱晓萍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管 锅炉本体 汽包 角管式锅炉 冷却室 前置 本实用新型 出口烟箱 电炉炼钢 高温烟气 间隔布置 尾端连接 依次设置 进烟口 上集管 省煤器 下端部 下集管 蒸发器 上端 连通 尾端 锅炉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充分利用电炉炼钢产生的高温烟气的角管式锅炉,锅炉本体内前端的前置冷却室的下端部开设有进烟口,前置冷却室至锅炉本体的尾端之间依次设置有蒸发器和省煤器,锅炉本体的尾端连接有出口烟箱;角管在锅炉本体纵向的两侧间隔布置,锅炉本体两侧每对应的一对角管之间均连通有下集管,与汽包同一侧的角管均为第一角管,每根第一角管均与汽包相连通,每根第一角管均能沿锅炉本体的纵向和横向产生位移,与汽包不同侧的角管中位于锅炉本体端部的一根角管为第二角管、其余均为第三角管,第二角管的底部固定,每根第三角管均能沿锅炉本体的纵向产生位移;第二角管、第三角管的上端均分别通过上集管与汽包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角管式锅炉。
背景技术
角管式锅炉具有以下特点:汽包顶部纵向或横向布置,锅炉本体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汽包与锅炉本体采用角管式支撑,角管布置在锅炉本体四角上,不仅作为水的循环通道,还形成锅炉的支撑。角管式锅炉与传统锅炉相比,具有结构紧凑,钢材消耗少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电炉炼钢的钢产量不断提高。电炉冶炼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温度高达1300℃,含尘量为10~30g/m
为了回收电炉炼钢生产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我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型的角管式锅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电炉炼钢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充分回收利用的角管式锅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角管式锅炉,包括:膜式水冷壁结构的锅炉本体,锅炉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汽包,汽包沿锅炉本体纵向设置,锅炉本体与汽包采用角管式支撑,锅炉本体内的前端设置有前置冷却室,前置冷却室的下端部开设有进烟口,前置冷却室至锅炉本体的尾端之间依次设置有蒸发器和省煤器,锅炉本体的尾端连接有出口烟箱,出口烟箱的顶部为排烟口;角管在锅炉本体纵向的两侧间隔布置,锅炉本体两侧的角管一一对应,对应的一对角管的下端部之间均连通有下集管,与汽包同一侧的角管均为第一角管,每根第一角管的顶端均与汽包的底部相连通,每根第一角管的底部均双向可移动式活动支撑在对应的支座上,每根第一角管均能沿锅炉本体的纵向和横向在对应的支座上产生位移,与汽包不同侧的角管中位于锅炉本体端部的一根角管为第二角管、其余均为第三角管,第二角管的底部固定,每根第三角管均单向可移动式活动支撑在对应的支座上,每根第三角管均能沿锅炉本体的纵向在对应的支座上产生位移;第二角管、第三角管的上端均分别通过上集管与汽包相连通,汽包内的水经角管下降分配至的膜式水冷壁和蒸发器中,膜式水冷壁以及蒸发器中的水汇集至上集管后再回流至汽包。
进一步地,前述的角管式锅炉,其中,蒸发器包括顺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第四蒸发器。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角管式锅炉,其中,省煤器包括顺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一级省煤器和二级省煤器,外部供水至二级省煤器,水依次经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进入至汽包。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角管式锅炉,其中,前置冷却室的底部设置有前置冷却室灰斗,第一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蒸发器灰斗,第二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蒸发器灰斗,第三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蒸发器灰斗,第四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蒸发器灰斗,一级省煤器的底部设置有一级省煤器灰斗,二级省煤器的底部设置有二级省煤器灰斗;其中前置冷却室灰斗、第一蒸发器灰斗、第二蒸发器灰斗、第三蒸发器灰斗均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前置冷却室下端部的进烟口开设在前置冷却室灰斗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9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