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氧化耐腐蚀型插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8542.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接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江县恒欣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腐蚀 型插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氧化耐腐蚀型插针,包括柱状基体,该柱状基体包括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于柱状基体中贯穿设有一通孔,该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均呈圆柱状,于插接段和固持段之间设有一环形凹槽隔开,该插接段和固持段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条形镂空槽;该接触段与固持段之间设置有一限位板,于该限位板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夹持平台;并该柱状基体之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有层叠设置的硬质合金层、耐磨层、不锈钢基材层、抗氧化层和耐腐蚀层。藉此,通过采用硬质合金层、耐磨层、不锈钢基材层、抗氧化层和耐腐蚀层叠加构成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管壁,使插针具有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从而,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零部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抗氧化耐腐蚀型插针。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科技化、先进化,人们更倾向于多重功能、性能集中且携带便捷的需求方向。由此电子产品的形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密化和集成化。故其内部各个重要的电子元件也是向着薄、小、轻的方向发展。上述轻薄化的电子微型元件虽然在使用中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但其单体元件并无对抗恶劣环境下的油污、氧化的功能,致使其无法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短。因此,应对现有微型元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氧化耐腐蚀型插针,其通过采用硬质合金层、耐磨层、不锈钢基材层、抗氧化层和耐腐蚀层叠加构成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管壁,使插针具有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从而,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抗氧化耐腐蚀型插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柱状基体,该柱状基体包括有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于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中贯穿设置有一通孔,该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均呈圆柱状,于插接段和固持段之间设有一环形凹槽隔开,该插接段和固持段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条形镂空槽;该接触段与固持段之间设置有一限位板,于该限位板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便于安装夹取插针的夹持平台;并该柱状基体之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有层叠设置的硬质合金层、耐磨层、不锈钢基材层、抗氧化层和耐腐蚀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段边沿上设置有一方形定位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段直径小于插接段和固持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氧化层厚度为1.2-1.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腐蚀层厚度为1.3-1.6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插针设置为由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一体相连的形式,并采用硬质合金层、耐磨层、不锈钢基材层、抗氧化层和耐腐蚀层叠加构成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管壁,使插针具有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插针的综合性能,使之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插针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插针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插接段、固持段和接触段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柱状基体 11、插接段
12、固持段 13、接触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江县恒欣精密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余江县恒欣精密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8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