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3424.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汉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B29C4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流道 注塑模具 脱料板 上模板 注塑 本实用新型 第二流道 上模仁 容置 产品成型 过程完成 生产效率 塑胶原料 堆叠 连通 成型 堆积 塑料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仁、上模板、脱料板和灌嘴。脱料板堆叠在上模板。灌嘴全部容置在脱料板内。灌嘴形成有第一流道。上模板和上模仁形成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连通第一流道。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注塑模具,由于灌嘴全部容置在脱料板内,使得灌嘴的尺寸较小,第一流道的长度较短。如此,注塑模具能减少注塑过程完成后堆积在灌嘴内的废料,从而节省塑胶原料。另外,由于第一流道的长度较短,这样在成型注塑时缩短了塑料在第一流道停留的时间,有利于产品成型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模具中,注塑过程完成后,灌嘴内堆积有较多的废料,容易浪费塑胶原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
上模仁;
上模板;
脱料板,所述脱料板堆叠在所述上模板上;和
灌嘴,所述灌嘴全部容置在所述脱料板内,所述灌嘴形成有第一流道;
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上模仁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注塑模具,由于灌嘴全部容置在脱料板内,使得灌嘴的尺寸较小,第一流道的长度较短。如此,注塑模具能减少注塑过程完成后堆积在灌嘴内的废料,从而节省塑胶原料。另外,由于第一流道的长度较短,这样在成型注塑时缩短了塑料在第一流道停留的时间,有利于产品成型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板形成有收容腔,所述上模仁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如此,上模仁和上模板的总体厚度降低,这样可以使得注塑模具小型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仁包括底面,所述底面形成有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如此,塑胶原料可以通过第二流道流到型腔内,从而使塑胶原料在型腔内冷却成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入料口,所述灌嘴在所述入料口的周缘形成有入料腔,所述入料腔呈漏斗形。如此,入料腔呈漏斗形便于塑胶原料注入到第一流道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嘴包括安装部和自所述安装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所述安装部收容于所述脱料板,所述延伸部穿设所述脱料板,所述第一流道贯通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延伸部。由于安装部的横截面大于延伸部的横截面,这样有利于安装部用于将灌嘴固定在注塑模具上。如此,灌嘴的长度较短和直径较小,可以减少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堆叠固定在所述脱料板,所述上模固定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通孔,所述上模固定板包括自所述通孔的侧面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抵靠所述安装部,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凸缘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由于紧固件穿设凸缘并与安装部固定连接,如此,可以增强注塑模具的抗冲击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拉料销,所述拉料销穿设所述上模固定板和所述脱料板,并伸入所述第二流道中。如此,拉料销可以拉出凝固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废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包括螺钉头和螺钉杆,所述螺钉头抵靠在所述凸缘上,所述螺钉杆旋入所述安装部内。由于螺钉可将灌嘴同时固定在上模固定板和脱料板,如此,可以增强灌嘴的抗冲击力。同时,螺钉可以使上模固定板固定脱料板,如此,可以简化注塑模具的制作工艺,降低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包括远离所述灌嘴的第一部和靠近所述灌嘴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连接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一部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部的横截面。如此,这样便于塑胶原料注入到第一流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汉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汉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3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偏心单点阀针调节机构
- 下一篇:汽车后框架热流道改进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