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1869.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9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顺超细铜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12 | 分类号: | B21C1/12;B21C47/1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335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台 放线装置 驱动电机 铜线 拉伸机 上端面 伸缩杆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顶端安装 拉丝效果 压紧装置 转轴连接 放线辊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切割台和压紧装置,所述切割台的上端面一侧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放线辊,所述切割台的上端面另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下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收紧辊。该实用新型拉丝效果好,使用安全,不需要人工需操作,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铜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己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电力、电子电气、通讯、建筑、轻工、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的各个领域。几年来,铜线加工业发展迅猛。铜线拉丝机是铜线加工过程中的常用设备,与铜线拉丝机配套使用的放线装置对铜线拉丝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现在技术的铜线拉丝机放线装置,主要采用立盘式,线盘静止,铜线竖直向上拉扯,使铜线贴着盘沿滑动旋转放出,由于线盘在生产搬运过程中,经常在地上滚动或碰撞,使线盘的边沿产生凹凸不平的伤痕,所以当铜线挂到这些伤痕时,就会产生阻碍,造成铜线绷断,在崩断的过程中铜线由于惯性会碰撞导致周围的人或物,造成危险,铜线在放线时,一般架在支架上。如,线卷通过可拆卸的定位轴,撑起来,悬空于支架上,然后进行放线,然而,这样放线,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线卷比较重,都是铜线,需要2个人抬起来,然后再穿插定位轴,悬空架设在支架上,费人力、物力,再者,定位轴也不一定好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切割台和压紧装置,所述切割台的上端面一侧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放线辊,所述切割台的上端面另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下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收紧辊,所述收紧辊上镶嵌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位于放线辊和收紧辊之间,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的两端外侧支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的两端面通过固定轴固定在连接件的上部,且第二压紧块的两端面通过固定轴活动在连接件中,所述第一压紧块的下端面和第二压紧块的内腔的上端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压紧块中的复位弹簧末端固定有正极通电磁铁板,且第二压紧块中的复位弹簧末端固定有负极通电磁铁板,所述压力传感器、正极通电磁铁板、负极通电磁铁板、伸缩杆和驱动电机通过电线与远程控制终端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型。
优选的,所述放线辊、压紧装置和收紧辊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收紧辊和放线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凸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通过放线辊水平放线,和收紧辊垂直收紧铜线,拉丝效果好,通过子在收紧辊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了解铜线在拉丝放线过程中的压力情况,及时调整驱动电机的转动情况,避免铜线在拉力过大的情况下断裂,或者在拉力不够的情况下放线不稳,放线辊通过伸缩杆能够及时的调整放线的高度进行放线,通过伸缩杆调整放线辊和收紧辊的高度,及时的调整铜线拉丝的拉力,在两者中间设有压紧装置,通过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中的正极通电磁铁板和负极通电磁铁板对断裂的铜线进行及时的压紧,避避免铜线断裂对周围的人或物造成伤害,该实用新型拉丝效果好,使用安全,不需要人工需操作,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紧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顺超细铜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顺超细铜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1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