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71622.3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兰通电梯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梁 顶梁 轿顶 复合连接 逃生装置 一体化电梯 电梯轿厢 逃生口 侧壁 轿厢 本实用新型 软梯 保障乘客 弹力装置 电梯故障 轿厢本体 井道空间 一端连接 密闭 内壁 乘客 帮助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轿厢本体包括轿顶、顶梁、轿底、侧壁、侧梁和逃生装置;其中:顶梁复合连接有轿顶;顶梁端部与侧梁顶部连接;侧梁与侧壁复合连接;侧梁为“Λ”形;侧梁底部与轿底连接;轿顶设有逃生口;逃生口一侧设有逃生装置;逃生装置内壁与软梯一端连接;软梯另一端与弹力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通过顶梁与轿顶复合连接,顶梁两端分别连接“Λ”形侧梁,侧梁与侧壁复合连接;使整个电梯轿厢小型化,使其能够适应更小的井道空间;“Λ”形侧梁与轿底的结合,增加了电梯轿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在轿顶上设置逃生口和逃生装置,帮助乘客在遇到电梯故障时逃出密闭的电梯轿厢,保障乘客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传统的电梯包括轿厢和轿架。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架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自重和载重)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传统的轿厢和轿架结构,体积较大,占用较大的井道空间,无法满足小井道电梯房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轿厢本体包括轿顶、顶梁、轿底、侧壁、侧梁和逃生装置;其中:
所述顶梁复合连接有所述轿顶;所述顶梁端部与侧梁顶部连接;所述侧梁与所述侧壁复合连接;所述侧梁为“Λ”形;所述侧梁底部与轿底连接;
所述轿顶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一侧设有逃生装置;所述逃生装置内壁与软梯一端连接;所述软梯另一端与弹力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梁中部与曳引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梁、轿底和侧梁均由碳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逃生口的封盖与电梯控制中心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结构简单、实用通过顶梁与轿顶复合连接,顶梁两端分别连接“Λ”形侧梁,侧梁与侧壁复合连接;使整个电梯轿厢小型化,使其能够适应更小的井道空间;并且,“Λ”形侧梁与轿底的结合,增加了电梯轿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通过在轿顶上设置逃生口和逃生装置,帮助乘客在遇到电梯故障时逃出密闭的电梯轿厢,保障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一体化电梯轿厢立体示意图;
图2为逃生装置示意图;
图3为固定筒内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固定筒内的弹簧处于伸缩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轿顶 20 顶梁 30 轿底
40 侧壁 50 侧梁 60 逃生口
70 逃生装置 71 弹力装置 72 立柱
73 软梯 74 隔板 80 曳引绳
711 固定筒 712 弹簧 713 推手
714 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兰通电梯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中兰通电梯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1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电梯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顶检修安全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