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1480.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共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H02B1/52;H02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201516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配电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配电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倾斜竖直排列的通风孔,且外壳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散热网,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有环形管,两个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环形管的顶部上方,且第二固定块位于环形管的底部下方,所述环形管的两侧和底部固定连接有短管,且短管与环形管连通,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壳体,且第一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杆、微形风机和套筒,套筒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形风机将配电柜内的热气吸出,同时通过通风促进配电柜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够有效的对配电柜进行散热处理,增加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配电柜。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现有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电柜存在结构单一、散热效果差、使配电箱因热气无法排除产生故障,降低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联网配电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配电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配电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倾斜竖直排列的通风孔,且外壳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散热网,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有环形管、两个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环形管的顶部上方,且第二固定块位于环形管的底部下方,所述环形管的两侧和底部固定连接有短管,且短管与环形管连通,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壳体,且第一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杆、微形风机和套筒,套筒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套筒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壳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微形风机固定安装在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的一端穿过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出风管与环形管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且外壳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和微形风机1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与环形管和外壳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与环形管和外壳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均相互平行,且垂直与外壳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短管与环形管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透风孔和第二透风孔,第一透风孔与第二透风孔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壳体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水口,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倾斜设置有第三透气孔,第一壳体顶部正对套筒的位置为无孔区段。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支腿,且支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用微形风机将配电柜内部的热气吸出,热气依次通过短管、环形管和出风管,最终将热气排出配电柜的内部,同时外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和设置有散热网更加有效促进了热量的排出,配电柜内空气的流动,从而有效减低配电柜因温度过高出现故障的几率,增加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配电柜的局部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共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共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1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