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0723.9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袁何超;袁为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荆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振玉 |
地址: | 4344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半自动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模芯、成型机构,模芯设置于底座上,模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活动隔板、螺纹导位杆和动模,动模靠近模芯的一侧设有模腔,动模的另一侧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活动隔板上,且其可在气缸的驱动下沿螺纹导位杆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气缸设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设于活动隔板相对远离模芯的一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并与活动隔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通过设置螺纹导位杆,可为动模的往复运动提供稳定的导向作用;同时,于螺纹导位杆上设置定位螺母,可为动模的往复运动提供稳定的限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铸造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普通砂型铸造是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铸造业的蓬勃发展,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铸型准备内容。以应用最广泛的砂型铸造为例,铸型准备包括造型材料准备和造型、造芯两大项工作。砂型铸造中用来造型、造芯的各种原材料,如铸造原砂、型砂粘结剂和其他辅料,以及由它们配制成的型砂、芯砂、涂料等统称为造型材料,造型材料准备的任务是按照铸件的要求、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原砂、粘结剂和辅料,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它们混合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型砂和芯砂;而造型、造芯则是根据铸造工艺要求,将造型材料加工成型为具有某种特定形状规格的砂型和砂芯。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随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产品的铸造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产品缺陷的控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结构复杂、存在内腔的小件产品,其内腔都是通过在砂模中放置砂芯的办法制成的,产品成型后再除掉砂芯。砂芯成型装置就是制作砂芯的装置。现有的砂芯成型装置,包括动模板及定模板,动模板上设置有上型腔,动模板上还设置有与上型腔相通的浇口,定模板上设置有下型腔,下型腔中设置有中心柱,动模板与定模板合模后,上型腔与下型腔构成完整的砂芯型腔。
对于小批量生产或难以用机械生产的形状复杂的铸件生产中,行业内往往采用手工造型进行砂芯生产,即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紧砂、起模、修型的工序,但手工造型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且砂芯成型质量稳定性差,难以保证砂芯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对后续的产品浇铸成型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浇铸产品质量较差,报废率较高,给企业生产造成了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砂芯生产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旨在有效解决手工造型加工效率低且容易导致砂芯成型质量稳定性差、砂芯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较差的不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模芯,模芯设置于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机构,模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气缸、支撑板、活动隔板、螺纹导位杆和动模,动模靠近模芯的一侧设有模腔,动模相对靠近模腔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加热丝,加热丝沿模腔的圆周方向延伸,动模的另一侧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活动隔板上,气缸设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设于活动隔板相对远离模芯的一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并与活动隔板连接,螺纹导位杆设置于动模的另一侧,螺纹导位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和活动隔板,动模可在气缸的驱动下沿螺纹导位杆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螺纹导位杆上相对活动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第一定位螺母设于活动隔板相对远离模芯的一侧。
上述的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成型装置还包括固定杆,动模的另一侧可拆卸式连接于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于活动隔板上。
上述的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固定杆为中空结构,且其由陶瓷制成。
上述的新型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定位螺母相对靠近模芯的一侧设有第一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荆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荆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0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空调外机用顶盖
- 下一篇:一种墙面底盒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