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69418.8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明;孙朋朋;王全智;解振强;冯英娜;邱晓红;蔡善亚;刘叶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A01G22/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行 双层 单向 种植 火龙果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攀缘性果树,无发达直立主干,主干为木质部不发达的肉质茎,需搭建栽培架栽培,以使植株保持一定的树型结构,因此火龙果的支架模式直接影响田间操作和管理效率。好的支架除了对火龙果植株起支撑作用外,还应有利于引导火龙果茎蔓的“空间”定向生长,形成良好的立体空间形态结构,以满足植株对光照和通风条件的需求,且可协调群体生长与个体生长的矛盾以及便于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操作,最终实现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同时也应具有造价性价比高、管理工效高等特点。目前主要的支架模式有连排(篱壁)式、单柱式和圈筒式等,目前支架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栽培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植株整枝修剪方式不良(多为放任枝条生长和非标准化整枝),不利于进行精确定量的标准化整枝操作。这样的架式和整枝模式除容易导致枝条滋生病原外,枝条层层堆叠可导致受光不均匀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可导致负载过重而支架坍塌。此外,目前常见的整枝模式由于枝条生长不一致,导致修剪等管理作业对农工的经验依赖程度较高且工效不够高,质量控制不稳定,不利于栽培出品质较为一致的果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于提供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架体和设在两排架体两端的横担,每排架体包括两根边柱、一根以上常规立柱、第一层柱顶连接杆、第二层立柱和第二层柱顶连接杆;两根边柱分别设在架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常规立柱均匀设置在两根边柱之间,边柱与相邻的常规立柱或相邻两常规立柱顶端均通过第一层柱顶连接杆连接;每根边柱和常规立柱顶端均设有第二层立柱,相邻两根第二层立柱顶端通过第二层柱顶连接杆连接;两排架体对应的边柱顶端和常规立柱顶端均通过第一柱顶连杆连接;两排架体两端之间均对应由上至下平行设有三根横担,其中两根平行设在两排架体同一端的边柱之间,一根设在两排架体同一端边柱顶端的第二层立柱之间;横担的长度大于两排架体之间的行距;每排架体两端的三根横担之间均由上至下对应设有三根托枝线。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通过边柱、常规立柱和第一层柱顶连接杆构成第一层支撑框架,支撑第一层的主蔓;通过第二层立柱和第二层柱顶连接杆构成第二层支撑框架,支撑第二层的主蔓;通过托枝线支撑并固定结果枝,使结果枝保持合理的开张角度;横担和托枝线,使双层结果枝开张角度均保持45度左右,光能利用率高,且喷药周到;采用双层种植法,每株留两根主蔓,可以留枝18~20条,较传统留枝数量多并且摆放更整齐。
每排架体的相邻边柱及其顶部的第二层立柱与常规支柱及其顶部的第二层立柱之间或相邻两常规立柱及其顶部的第二层立柱之间均设有分别与三根托枝线沿宽度方向平行的三根固蔓线,能固定主蔓。
所述边柱规格尺寸大于常规立柱,每根边柱均向外倾斜30-40度或加内斜撑杆;所述第二层立柱均向内倾斜25-35度;边柱倾斜能增强栽培架两端的支撑力和抗变形力,以减少日后支架整体的变形;第二层立柱向内倾斜能使第一层枝条接触更多的阳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两排平行设置的架体之间的行距为2.5-3m;每排架体的相邻的边柱与常规立柱或相邻两常规立柱之间的距离为1-2m;能在株间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双行种植法,可以增加一倍的种植株数。
优选,所述边柱和常规立柱总长度1.8m,土埋深度为0.5m,漏出地面部分高度为1.3m,第二层立柱长度为0.6m。
两排架体同端的三根横担的高度分别为距地面0.4m、0.8m和1.5m处;三根横担长度对应为2.3m、1.5m和1.2m,每根横担两端均各设有一个线槽;能方便固定与行向平行的托枝线。
每根托枝线沿长度方向上每隔6-10cm设1道固定扎线,能扎住固定枝蔓,实施标准化整枝,结果枝摆放整齐、数量确定、长度一致、质量稳定,利于果品质量稳定,且方便下一步的去蕾产期调节。
上述固定扎线间距可根据栽培品种的结果枝平均粗度调整,固定扎线长度应足以把枝条扣稳固定住。
每根托枝线和固蔓线外围均套设一层0.2-0.5寸PVC管,能防止托枝线和固蔓线对枝条划伤。
上述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9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