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的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8016.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裕也;新子刚央;瀬口敬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王锴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机构 马达 凸缘平面 凸缘 电气设备 筒状部 本实用新型 机壳平面 凸缘安装 内周面 弯折的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的电气设备。由于凸缘底部位于机壳的筒状部的内部,并且,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凸缘平面部,如此地将凸缘安装在机壳的内周面,因此机壳平面部和凸缘平面部相对于弯折的作用力的朝向相同。因此,即使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进行安装也能抑制对筒状部和凸缘平面部的影响,从而减小凸缘在固定时所受到的力的影响,并且,能够降低凸缘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技术中,具有将机壳安装到凸缘的结构,例如,机壳铆接固定在凸缘,外部接口与马达的螺丝固定。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机壳安装于凸缘,导致凸缘的厚度增大。由此,产生马达的体积增大、使用部件增多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的电气设备,能够降低凸缘的厚度,并减小凸缘在固定时所受到的力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其具有转子、定子、机壳、凸缘,所述定子具有线圈和定子铁芯,所述机壳具有筒状部和机壳平面部,其中,所述凸缘具有凸缘底部和凸缘平面部,所述凸缘底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内部,所述马达还具有:将所述凸缘平面部、所述机壳平面部以及外部接口连接的第一固定机构;以及将所述凸缘平面部和所述机壳平面部连接的第二固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其中,所述机壳平面部以及所述凸缘平面部具有平面凸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平面凸部处,所述平面凸部在所述机壳平面部以及所述凸缘平面部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其中,所述平面凸部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一凸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其中,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机壳平面部以及所述凸缘平面部的径向上相对于中心点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其中,所述凸缘和所述机壳为铁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为螺丝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为铆接固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七方面,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从下侧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八方面,其中,所述凸缘底部具有弯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九方面,其中,所述凸缘平面部比所述机壳平面部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方面,其中,所述马达还具有轴承,所述凸缘保持所述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其中,所述马达还具有基板,所述基板安装在所述凸缘底部,所述基板比所述凸缘平面部靠近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其中,所述机壳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凸缘底部的外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其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马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四方面,其中,所述电气设备为转向助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8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