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果采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67640.4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煌辉;洪瑛杰;张祖明;任金波;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果采摘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果树都较为高大,采摘水果时需要爬上果树或通过竹竿敲打果实使其掉落,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危险、效率不高还易造成水果的损伤。因此,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避免登高采摘作业的水果采摘器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可以通过拉拽或剪切采摘水果的水果采摘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果采摘器,包括外壳、刀具、连杆、手柄、内芯杆和锁定机构;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套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刀具连接;
所述内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并且靠经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圆台形凹槽,所述内芯杆的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矩形凹槽;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刀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连杆的靠近所述刀具的一端设有锁槽,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内芯杆并且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圆台形凹槽嵌合的圆台;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按钮、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所述按钮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并设有扭簧,所述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头铰接,所述第一压头穿过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开孔搭接在所述第二压头的顶部,所述第二压头设置在所述矩形凹槽内并且一端与所述内芯杆铰接,另一端设有用于嵌入所述锁槽的锁头,所述第二压头的中部与所述矩形凹槽之间设置有弹簧。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靠近所述刀具的一端设置有袋笼,所述袋笼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至少两个立柱。
在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m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刀具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刀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连杆铰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把手和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把手支架,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支架的中部铰接,所述把手的中部与所述连杆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条限位凸缘,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两条与所述限位凸缘相适配的限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操控手柄带动连杆,再通过连杆带动刀具,实现了两次力的增强,提高了剪切效果,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选择拉拽或剪切的水果采摘方式同时避免登高采摘作业,提高了采摘效率,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果采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外壳; 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
2-刀具;
3-连杆; 31-锁槽; 32-圆台;
4-手柄;
5-内芯杆; 51-圆台形凹槽; 52-矩形凹槽;
6-锁定机构;61-按钮; 62-第一压头;63-第二压头;64-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水果采摘器上设置锁定机构,用于控制采摘器固定或调整长度。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果采摘器,包括外壳1、刀具2、连杆3、手柄4、内芯杆5和锁定机构6;
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套入所述第一壳体11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手柄4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刀具2连接;
所述内芯杆5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并且靠经所述手柄4的一端设有圆台形凹槽51,所述内芯杆5的远离所述手柄4的一端设有矩形凹槽52;
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刀具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4连接;所述连杆3的靠近所述刀具2的一端设有锁槽31,所述连杆3穿过所述内芯杆5并且靠近所述手柄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圆台形凹槽51嵌合的圆台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7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柑橘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林果采摘机器人的自动对靶夹持振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