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7193.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强;萧霖;钟勇;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盛夫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体 底板 本实用新型 馈电电缆 吸顶天线 超宽带 非对称 上振子 下振子 双锥 接地片 绝缘垫 连接座 频段 开缝 振子 穿过 生产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辐射体、馈电电缆、底板,辐射体包括上振子和下振子,在上振子和下振子之间设置有连接座和绝缘垫,馈电电缆穿过底板并与辐射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非对称双锥,在振子上开缝,增加接地片等技术,几乎覆盖整个UHF频段和UWB部分频段;同时,采用非对称双锥作为为辐射体,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方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4G、5G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上现代战术电台通信的跳频范围越来越宽,民用中信道容量不断扩充、通信设备不断趋宽带化。这些新趋势,使得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天线的宽带化、小型化、以及低剖面需求日趋强烈。在日常生活中,全向天线也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射频识别、信道检测、室内分布等场合;在军事上,全向天线卫星通信、雷达传感器网络、空间飞行器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相对于机械扫描天线和相控阵天线,全向天线可自然实现360°全向覆盖。然而,如今市面上能全部覆盖UHF频段,满足各频段信号要求,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全向吸顶天线十分稀少和紧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满足(380MHZ-6000MHZ)工作频段,相对带宽范围达到180%,驻波比(VSWR)优于2以下的超宽带吸顶天线,其工作频段全部覆盖UHF,和部分UWB(3300-6000MHZ)频段的超宽带吸顶天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辐射体、馈电电缆、底板,辐射体包括上振子和下振子,在上振子和下振子之间设置有连接座和绝缘垫,馈电电缆穿过底板并与辐射体连接,进行馈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上振子和下振子采用非对称的双锥结构,上、下振子的对接端均采用锥体形式。
进一步地,下振子为圆锥型结构,为了降低天线的高度,增加电流路径,在下振子的斜边上呈轴对称的开了多个槽。
进一步地,下振子下边缘槽处装有L型接地片,用于扩宽低频带宽。
进一步地,上振子由呈上下设置的圆管型振子和圆锥型振子两部分连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馈电电缆的外导体穿过底板焊接在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振子顶部的紧固件连接,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上振子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上振子与下振子之间安装有绝缘垫,其绝缘与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下振子安装在塑料底板上,通过螺钉安装紧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对称双锥结构,拓展带宽,且方向图不会较对称;另外使用开槽技术,增加了电流路径,使得天线实现了宽频带和小型化;该天线在工作频段380MHZ—6000MHZ内,回波损耗在10dB以下,圆度较好,且天线结构简单,用料较少,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振子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振子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罩2、上振子2-1、圆管型振子2-2、圆锥型振子3、绝缘垫4、连接座5、下振子5-1、槽6、L型接地片7、底板8、馈电电缆9、连接器10、绝缘子11、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盛夫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盛夫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7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