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67173.5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艾柱燃烧 灰烬 艾灸盒 内盒体 垫片 金属过滤网 敞开 固定垫片 金属过滤 上端开口 外壳体套 下端开口 医用效果 转动底座 固定针 外壳体 掉落 烫伤 侧壁 通孔 底座 通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盒,包括:包括具有敞开的下端开口的外壳体和具有敞开的上端开口的内盒体,外壳体套设在内盒体上。本实用新型在顶部和侧壁均设有通孔,保持充足的空气,并且通过转动底座实现调整通气面积,控制艾柱燃烧速度;在底座的上方设有金属过滤网,防止烫伤用户;金属过滤网上设有多根固定针,用于固定垫片,插入的艾柱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会掉落在垫片上,灰烬的热量加大可增大垫片的医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艾灸疗法是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可无病自灸激发人体正气增抵抗能力强,温经散寒,活血通痹,疏风解表,温中散寒,温阳补虚,回阳固脱,补中益气,升阳举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并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艾灸灸疗时,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容置在辅助工具中燃烧,使得产生的艾热可渗透至体表。目前市场上为了方便艾灸条安装后灸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艾灸辅助工具,最常见的为艾灸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艾灸盒。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艾灸盒,包括:
外壳体,具有敞开的下端开口,包括圆形的顶部和圆柱形的侧壁,所述顶部中心外分布四个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顶部中心的第二通孔,所述侧壁设有两个第三通孔和至少四个第四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用于插入艾柱,且其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关于所述外壳体的轴线对称,并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侧壁的底部边缘周向间隔设置;
内盒体,具有敞开的上端开口,包括圆形的底座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的圆柱形的盒壁,所述底座的半径大于所述侧壁,所述盒壁的外径小于所述侧壁的内径,所述盒壁的中部周向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五通孔,所述盒壁的底部边缘设有至少四个第六通孔,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盒体上时,两个所述第五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内盒体还设有与所述底座平行的金属过滤网,且所述金属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之间,所述金属过滤网的上端面沿边缘间隔设有多根用于固定垫片的固定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顶部和侧壁均设有通孔,保持充足的空气,并且通过转动底座实现调整通气面积,控制艾柱燃烧速度;在底座的上方设有金属过滤网,防止烫伤用户;金属过滤网上设有多根固定针,用于固定垫片,插入的艾柱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会掉落在垫片上,灰烬的热量加大可增大垫片的医用效果。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涉及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以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清楚、完整的说明,下面的附图仅仅针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不进行其他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显然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附图。
图1为一种艾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盒,包括具有敞开的下端开口的外壳体1和具有敞开的上端开口的内盒体2,外壳体1套设在内盒体2上,若需要清理时,只需拔出外壳体,即可清理内盒体的艾柱灰烬。
如图2所示,外壳体1具有圆形的顶部11和圆柱形的侧壁12。
顶部11还包括四个周向分布的第一通孔110和围绕四个第一通孔110且位于顶部11中心的第二通孔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7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