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式膜组件及净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66635.1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邹昊;王娟;李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通膜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10 | 分类号: | B01D63/10;B01D63/00;B01D61/08;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式膜 组件 净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式膜组件及净水装置,其中,卷式膜组件,包括:第一反渗透膜、产水导流网和第二反渗透膜;其中,第一反渗透膜、产水导流网和第二反渗透膜依次叠置,产水导流网贴设在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产水导流网与第一反渗透膜之间及产水导流网与第二反渗透膜之间均具有间隙以形成产水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卷式膜组件的阻力较大而导致的水流通过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式膜组件及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卷式膜元件是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膜元件,一般由进水导流网、反渗透膜片、产水导流网1以及树脂胶粘剂等材料以一定方式叠加构成的净水膜片组缠绕在中心产水管上形成的。进水导流网形成了在膜元件轴向上延伸的流道,原水在该流道中流动;当原水受外部压力作用时,透过膜片的淡水即汇集至产水收集袋中,之后沿产水流道流至多孔中心管并排出膜元件;未渗透的浓水则继续沿进水流道排出膜元件。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存在以下缺陷:环绕流向中心管的产水流道长度往往有数十厘米甚至更长,导致产水流动过程中阻力较大,这些阻力产生的背压会影响产水量,产水流道越长、阻力越大,则产水量就越小,压力损失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式膜组件及净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卷式膜组件的阻力较大而导致的水流通过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卷式膜组件,包括:第一反渗透膜、产水导流网和第二反渗透膜;其中,第一反渗透膜、产水导流网和第二反渗透膜依次叠置,产水导流网贴设在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产水导流网与第一反渗透膜之间及产水导流网与第二反渗透膜之间均具有间隙以形成产水通道。
进一步地,产水导流网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产水导流网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反渗透膜相贴设,产水导流网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反渗透膜相贴设。
进一步地,第一表面上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筋,第一凸筋与第一反渗透膜相接触,各第一凸筋间形成产水通道。
进一步地,第二表面上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筋,第二凸筋与第二反渗透膜相接触,各第二凸筋间形成产水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表面的产水通道为多个,第二表面的产水通道为多个,第一表面上的产水通道和第二表面上的产水通道相交错地设置,或者第一表面的产水通道和第二表面的产水通道在同一表面的投影相重叠。
进一步地,卷式膜组件还包括进水导流网,进水导流网与第一反渗透膜相贴设在一起,进水导流网和产水导流网分别位于第一反渗透膜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水导流网上具有多个网格孔。
进一步地,卷式膜组件还包括第三反渗透膜,第三反渗透膜与进水导流网相贴设在一起,且进水导流网夹设在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三反渗透膜之间。
进一步地,进水导流网为柔性材料制成,以使进水导流网可以卷曲。
进一步地,产水导流网为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卷式膜组件可以卷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净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卷式膜组件,卷式膜组件为上述的卷式膜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经过处理的水进入至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之间的后,产水导流网与第一反渗透膜具有产水通道,产水导流网和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也具有产水通道,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水流在产水导流网内的阻力,进而使得水流比较通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卷式膜组件的阻力较大而导致的水流通过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通膜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通膜材料(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6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