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瓶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6216.8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3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红;张育;张国华;韦杰;张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6 | 分类号: | B60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肖庆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瓶 移动架 滑轮 底座 移动装置 野外施工 乙炔瓶 通槽 施工 可移动地设置 油田机械设备 本实用新型 安全距离 操作过程 施工效率 搬动 穿入 油田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瓶移动装置,属于油田机械设备领域。所述氧气瓶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滑轮和移动架,通过将底座固定在工程车上,滑轮设置在底座上,利用移动架开设的通槽,将滑轮穿入通槽,在滑轮的限制作用下移动架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在油田野外施工时,将乙炔瓶固定在工程车上,将氧气瓶放置在移动架上,通过施工人员拉动移动架,使得氧气瓶随移动架移动,确保氧气瓶和乙炔瓶的之间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操作过程无需从工程车上来回上下搬动氧气瓶,便于施工人员的野外施工,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气瓶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现场的作业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到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气瓶。在国标GB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14.4.9条规定: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在氧气瓶的使用过程中,就需要移动氧气瓶,确保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之间的距离符合标准的规定。
现有技术中氧气瓶的移动多使用氧气瓶推车,利用氧气瓶推车将氧气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以确保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之间的距离符合标准的规定。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油田的野外施工都是车载工具设备,需要从工程车上到地上来回上下搬动氧气瓶,现有的氧气瓶推车不适合氧气瓶野外装卸车,氧气瓶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共同配合搬运,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气瓶移动装置,便于油田施工人员的野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氧气瓶移动装置,所述氧气瓶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滑轮和移动架,其中,
所述底座固定在工程车上,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移动架设置有通槽,所述滑轮穿入所述通槽,在滑轮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移动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氧气瓶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氧气瓶可随所述移动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为圆轮,所述圆轮的横截面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通槽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为长方体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长度为300~320cm,所述移动架的宽度与所述氧气瓶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包括至少四根直杆,所述直杆两两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直杆为圆柱型钢制直杆,所述直杆的横截面所在圆的直径为32~34mm。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瓶移动装置还包括拉筋,所述拉筋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且位于所述通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拉筋的数量为6~8个,且两两相邻的所述拉筋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钢制底座,所述底座的长度为55~65cm,所述底座的宽度为24~26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氧气瓶移动装置,通过将底座固定在工程车上,滑轮设置在底座上,利用移动架开设的通槽,将滑轮穿入通槽,在滑轮的限制作用下移动架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在油田野外施工时,将乙炔瓶固定在工程车上,将氧气瓶放置在移动架上,通过施工人员拉动移动架,使得氧气瓶随移动架移动,确保氧气瓶和乙炔瓶的之间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操作过程无需从工程车上来回上下搬动氧气瓶,便于施工人员的野外施工,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6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车用圆弧篷布架
- 下一篇:一种可微调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