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板测试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65791.6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6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 地址: | 1001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板 测试工装 探针 底座 定位槽 固定板 检测模块 电流表 连动杆 探针组 通孔 支架 本实用新型 电源电连接 测试设备 活动连接 上下移动 竖向设置 压紧定位 电连接 检测灯 电极 槽口 朝上 抵接 底端 内开 穿过 容纳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板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板测试工装。上述灯板测试工装包括底座,与底座的顶部连接的固定板和竖向设置的支架,与支架活动连接且能上下移动的连动杆,与连动杆的底端连接的顶板,电流表;固定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朝上用于容纳灯板的定位槽;顶板用于压紧定位槽内的灯板;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槽一一对应的探针组;每组探针组包括两个探针;固定板的定位槽内开设有与探针一一对应的通孔;探针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与对应的灯板的两个电极抵接;底座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分别与探针和电流表电连接。上述灯板测试工装能够很方便地检测灯板,供电更加稳定,结构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板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板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LED灯相对于钨丝灯和荧光灯,具有更加节能、光效更高、无汞、无辐射污染且材料可再生等优势,在提倡节能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为了保证进入市场的LED灯的质量,厂家在出售之前都会都LED灯进行性能检测,以降低LED灯的故障率;其中,灯板是LED灯的主要部分,故需要对LED灯的灯板进行测试。目前测试灯板的设备上的探针设置在一块可上下移动的板上,在测试过程中探针会跟随活动板上下移动,以对应处于其下方的灯板;因探针需要与外部电源连接,故而结构较复杂,且容易出现供电不稳定的情况。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灯板测试设备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板测试工装,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灯板测试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供电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板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支架、连动杆、顶板、固定板和电流表。
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朝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灯板;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支架竖向设置;所述连动杆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杆能够相对所述支架上下移动;所述顶板与所述连动杆的底端连接;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正上方,且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顶板用于压紧所述定位槽内的灯板。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探针组,所述探针组均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每组所述探针组包括两个探针;所述固定板的定位槽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探针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探针的一端均与电源电连接,每组所述探针组中的两个探针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灯板的两个电极抵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探针和所述电流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灯板测试工装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结构件;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探针安装孔,所述探针安装孔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探针穿过对应的所述探针安装孔和所述通孔后与对应的所述灯板上的电极抵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性结构件均包括螺栓和弹性圆柱销,且所述弹性圆柱销的顶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多个所述螺栓安装孔与多个所述螺栓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螺栓安装孔后与对应的所述弹性圆柱销的顶端内螺纹孔配合;所述弹性圆柱销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抵接,所述弹性圆柱销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所述探针均通过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压表,所述电压表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定位槽为多个。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槽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均与所述灯板上的通孔对应,且所述定位件用于限定所述灯板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5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