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5076.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2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斯·普腾科;李俊志;韩炜;周亮;韩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科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1/03 | 分类号: | C25B11/03;C25B11/04;C25B9/06;C25B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体 承重 导电架 惰性电极 电解室 电极 氧气 本实用新型 电极制备 高压氢气 活性电极 顶盖 电极室 装置生产率 压强 单位能耗 能源开发 氢气 分离膜 交替的 进水管 排气管 上端 下端 制备 | ||
1.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室(1)、电极(2)、第一导电体(5)、第二导电体(6)、第一承重导电架(7)、第二承重导电架(8)、第三导电体(11)及顶盖(12);其中,顶盖(12)位于电解室(1)的上部,并通过第三导电体(11)连接,第一承重导电架(7)与第二承重导电架(8)竖直放置在电解室内,第一承重导电架(7)位于电解室(1)中间,第一承重导电架(7)上端与第三导电体(11)连接,下端与电解室(1)底部连接,第二承重导电架(8)焊接在电解室的两侧内壁上;在电解室中设置有电极室,电极室中有电极(2),电极(2)由惰性电极(3)和活性电极(4)组成,交替刚性的安装在第一导电体(5)及第二导电体(6)之间,活性电极(4)固定在第一导电体(5)上,惰性电极(3)固定在第二导电体(6)上,第一导电体(5)和第二导电体(6)分别固定在第一承重导电架(7)、第二承重导电架(8)上;顶盖(12)上端设置有排气管,电解室(1)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电极(4)为由多孔镍或铁通过烧结制得的金属块,质量为20-24kg;所述的惰性电极(3)为铁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导电体(11)为圆盘形法兰;第一导电体(5)和第二导电体(6)及第三导电体(11)均由钢制品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室(1)中充满碱性电解液,质量浓度为20%-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室个数为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承重导电架(7)、第二承重导电架(8)是由钢制品制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组电极制备高压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5)和第二导电体(6)分别通过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固定在第一承重导电架(7)、第二承重导电架(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科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科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50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板
- 下一篇: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及其阳极水箱液位和水温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