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输送含颗粒杂质介质的微型动密封循环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9850.9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佰诺泵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29/12;F04D29/02;F04D29/049;F04D29/044;F04D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输送 颗粒 杂质 介质 微型 密封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含颗粒杂质介质的微型动密封循环泵装置,包括水利过流单元、驱动单元和动力密封组件,水利过流单元包括泵体、叶轮、泵盖和泵轴,泵体与泵盖之间形成泵腔,叶轮位于在泵腔中并连接在泵轴上,泵轴穿过泵盖与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泵轴与泵盖之间设有承载轴承,动力密封组件包括安装在泵轴上并位于叶轮和泵盖之间的副叶轮、设置在叶轮和副叶轮之间的前挡盖以及设置在泵轴与泵盖之间的螺旋泵送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含颗粒杂质介质的微型动密封循环泵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系统或机组装置上的循环泵密封形式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种,此专利所涉及的可输送含颗粒介质的微型动力密封循环泵中的密封形式属于动密封的一种,而常规动密封是靠动环及静环形成的液膜将介质与大气隔离,运行时要求泵内充满介质,不能干运转且无法输送含颗粒杂质的介质,损坏几率较大,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输送含颗粒杂质介质的微型动密封循环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输送含颗粒杂质介质的微型动密封循环泵装置,包括水利过流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的水利过流单元包括泵体、叶轮、泵盖和泵轴,泵体与泵盖之间形成泵腔,叶轮位于在泵腔中并连接在泵轴上,泵轴穿过泵盖与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泵轴与泵盖之间设有承载轴承,该装置还包括动力密封组件,所述的动力密封组件包括安装在泵轴上并位于叶轮和泵盖之间的副叶轮、设置在叶轮和副叶轮之间的前挡盖以及设置在泵轴与泵盖之间的螺旋泵送环。
优选地,所述的承载轴承设置在螺旋泵送环朝向驱动单元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承载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优选地,所述的深沟球轴承采用封闭式脂润滑轴承。
优选地,所述的螺旋泵送环包括设置在泵轴上的外螺纹以及设置在泵盖上的静止件,所述的外螺纹随泵轴转动,并与静止件的内表面配合,用于在工作时隔绝介质与二次气源保护腔的接触。
优选地,所述的叶轮为背叶片结构叶轮,工作时背叶片和副叶轮产生的密封压头之和大于泵体的出口压力,使泵体内的气液混合区处于副叶轮的叶片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在泵盖上的中间架和连接在中间架上的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单膜片联轴器与泵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泵体及叶轮对输送介质做功,靠副叶轮及螺旋泵送环来隔绝介质与大气的接触,背叶片结构叶轮与副叶轮配合使用,运行过程中,使含颗粒介质处于副叶轮轮毂处气液混合区,取消传统机械密封,泵盖处加设的螺旋泵送环,隔绝了介质与轴承的接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无需介质润滑,提高了磁力泵的效率,防止了含颗粒介质对深沟球轴承、单膜片联轴器、电机的腐蚀冲刷破坏。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封闭式脂润滑轴承作为承载轴承,无需保养维护,无需冷却润滑,解决磁力泵陶瓷轴承需要强制润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依靠无接触式动力密封对其介质与大气的隔绝,且将含颗粒介质密封于副叶轮的气液两相处,解决了传统密封的摩擦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泵轴采用单膜片联轴器传动连接,允许两轴之间产生存在一点轴线错位,且不会产生较大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寿命长:除承载轴承外,其他部件均无接触,可空载运行、可断液运行、可小流量运行,不会由于使用者操作不当而造成部件损坏。动力密封部件材质均为耐磨不锈钢,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佰诺泵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佰诺泵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9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