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变径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9624.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水;龚天宏;范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94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管道 矩形套筒 补偿器 变径 内导流筒 外导流筒 圆形管道 导流筒 耐高温 本实用新型 变径管道 变径连接 高温状态 接口端部 伸缩移动 选择材料 轴向伸缩 轴向相对 烟道 内置 内周 移动 | ||
一种耐高温变径补偿器,用于矩形管道与圆形管道变径连接,包括:补偿器框架(2):可作轴向相对伸缩移动的第一和第二矩形管道连接部(1‑1,1‑2)及固定连接于第一矩形管道连接部(1‑1)的圆形管道接口端部;置于框架内周的一组矩形套筒式导流筒。矩形套筒式导流筒包括:矩形套筒式外导流筒(3)及其内置、可相对作轴向伸缩移动的矩形内导流筒(6);矩形套筒式外导流筒(3)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矩形管道连接部(1‑1);矩形套筒式内导流筒(6)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矩形管道连接部(1‑2)。在高温状态下工作时,可自动进行变径管道接口之间的过渡补偿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烟道温度来选择材料,既能满足高温变径补偿的工艺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径补偿器,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变径补偿器,所述耐高温变径补偿器用于高温下不同形状、尺寸的管道接口之间的过渡变径连接。
背景技术
用于不同形状、尺寸的管道接口之间的过渡连接的变径补偿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目前市场上的变径补偿器主要有3种:1、矩形与矩形的变径补偿器,2、圆形变径补偿器,3、天方地圆变径补偿器。
上述三种变径补偿器,轴向长度都较大,一般都大于小端的直径或矩形的宽度,而当变径补偿器的轴向长度较短(例如,小于小端的直径或矩形的宽度)时,或因轴向长度太小,变径补偿器变径变不过来,整型难度大;如是金属型的,变径补偿器两边的焊接角焊缝难保证质量;如是非金属型的,则变径补偿器的囊皮难处理,等等,导致传统的变径补偿器就无法实现。
另外,对于耐高温的变径补偿器要求更高。为此,已有人设计了不少耐高温的变径补偿器。例如,
申请号为“201610020204.0”、申请人为江苏新方圆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新型耐高温旋转补偿器”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旋转补偿器,包括变径接管、旋转内管、密封压套、外套管、密封填料和螺栓组件;外套管自右向左套合在旋转内管外表面上,在外套管环形内凸台、旋转内管环形外凸台、外套管内表面、旋转内管外表面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端面密封件。
申请号为“201620029624.0”、申请人:江苏新方圆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耐高温高压旋转补偿器”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压旋转补偿器,包括旋转内管、密封压套、外套管、密封填料、变径接管;外套管套合在旋转内管上,外套管环形内凸台、旋转内管环形外凸台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端面密封件;变径接管的大端朝右,套合在旋转内管左端,变径接管右端固定连接。
申请号为“201610015043.6”、申请人为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的“球型补偿器”公开了一种球型补偿器,包括变径管、外壳、加注管、填料、挡圈、密封圈、压盖、球形管和若干个钢球,所述外壳为圆柱形壳体,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变径管连接,另外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球形管内置在外壳内腔中,所述填料塞装在外壳与球形管之间。
同样,申请号为“201510986213.0”、申请人为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的“用于管道热补偿的球形补偿器”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热补偿的球形补偿器,包括壳体和球体,壳体上开设有进液孔和第一凹槽,壳体处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开设有锥形通孔,球体包括球头段和安装段,球头段穿过锥形通孔并伸入第一凹槽内,球体可绕球头段的中心在锥形通孔内往复运动。
然而,上述四项专利文献仍未解决在变径补偿器轴向长度很短(例如轴向长度小于圆形管道的直径)的情况下所需的变径补偿,即在高温下不同形状、尺寸的管道接口之间的变径过渡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变径补偿器。所述耐高温变径补偿器用于石化、冶金、电力、焦化等行业高温烟道的、不同形状、尺寸的管道接口之间的过渡补偿连接。
本实用新型补偿器的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高温变径补偿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9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PPR水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钛及钛合金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