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阻膜挤出机的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9279.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0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爨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金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8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阻膜 挤出机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阻隔性薄膜生产设备,具体的讲是用于高阻膜挤出机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高阻隔性薄膜(下称高阻膜)是由具有阻隔气体性能很强的材料与热缝合性、水分阻隔性很强的聚烯烃同时进行挤出而成的,是一种多层结构的薄膜。这种薄膜它可以有效的防止氧气等气体的渗入,从而引起微生物的繁殖;防止被包裹的物品氧化;防止商品的香味、溶剂等的流出。
目前在生产该高阻膜一般是通过真空吸料机将原料和辅料一齐吸入到漏斗中,然后混料后在加热过程中在挤出机的作用下经过流延制成,但是在制作高阻膜的过程中,原料或辅料中难免会掺杂铁屑,这些铁屑一旦进入挤出机中,会对挤出机造成不小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在高阻膜生产中挤出机内会混入铁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阻膜挤出机的预处理装置,以期望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高阻膜挤出机的预处理装置,包括位于真空吸料机和挤出机之间的装置主体,上述装置主体包括辅料混料组和杂质吸附器。
通过设置辅料混料组使原料与辅料在分开,让辅料混料组靠近挤出机,这样减少辅料进料的路程,相对的减少因为辅料进料行程长产生的多余杂质。
上述辅料混料组的进料端与真空吸料机的出料端连接,上述辅料混料组的出料端与杂质吸附器的进料端连接,上述杂质吸附器的出料端与挤出机的进料端连接。
上述杂质吸附器包括箱体和吸附组件,上述辅料混料组的进料端位于箱体的上端,上述辅料混料组的出料端位于箱体的下端;上述箱体侧边开有用于插入吸附组件的开口,上述吸附组件包括与开口适配的封盖,上述封盖上与开口对应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由至少三个磁棒组成的磁棒阵列,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于箱体边沿的紧固件。
在临近挤出机进料端通过设置磁棒阵列,对将要进入挤出机的铁屑进行吸附,这样大大减少铁屑进入挤出机的几率。
进一步的是,上述磁棒阵列从上至下包括至少两层,从上往下的方向上,下层磁棒的个数大于上层磁棒的个数。因为上层吸附的铁屑量会较多,这样设置可以防止铁屑因与原料或辅料的摩擦掉落而直接落空,也可以防止磁棒之间的铁削不会过度的拥堵。
进一步的是,上述辅料混料组包括支撑板、转盘和至少两个辅料漏斗;上述转盘上设置有用于转盘转动的转轴,上述转盘上设置有与上述至少两个辅料漏斗对应的安装孔,上述辅料漏斗套装于该安装孔内,上述转轴和辅料漏斗均支撑于支撑板上。这样设置至少两个辅料漏斗可以选择多种辅料与原料混合。
进一步的是,上述支撑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述上板内设置有上通道,上述上通道上端接通真空吸料机的出料端,该上通道的下端与辅料混料组的进料端对应。上述下板内设置有下通道,上述下通道上端与辅料混料组的出料端对应,该下通道的下端接通杂质吸附器的进料端。在上板设置上通道、在下板设置下通道,这样可以节约占用空间,省去多余用于输送原料或辅料的接通管路。
进一步的是,上述转盘下端设置有环向的齿轨,该齿轨外设置有电机,该电机通过齿轮与齿轨传动连接,上述齿轮与齿轨啮合。这样设置后通过开启电机,使转盘转动控制辅料漏斗与真空吸料机和杂质吸附器的对接,在转盘下端设置有环向的齿轨相比于将齿轨与齿轮的啮合位置放置在转盘外缘,更加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是,上述紧固件包括旋盖,上述箱体边沿设置有螺纹孔,上述旋盖上设置有与该螺纹孔适配的螺杆,即通过螺纹连接锁紧,采用螺纹连接锁紧,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是,上述封盖上设置有拉环或把柄,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拉出吸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阻膜挤出机的预处理装置,减少了铁屑进入挤出机的几率,增加了挤出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挤出机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阻膜挤出机的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真空吸料机、2为挤出机、3为箱体、4为吸附组件、5为封盖、6为磁棒、7为转盘、8为辅料漏斗、9为转轴、10为减速器、11为上板、12为上通道、13为下板、14为下通道、15为齿轨、16为电机、17为齿轮、18为旋盖、19为螺杆、20为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金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金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9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粒子真空加料机
- 下一篇:用于电线电缆制备的双层共挤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