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防油墨沉积的供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8881.2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3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小燕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油墨 沉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防油墨沉积的供墨机构,包括支板、着墨辊和墨斗,所述支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条形槽,且支板的内部下方固定有滑道,所述条形槽的上方安装有紧固旋钮,且紧固旋钮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侧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中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右侧分别焊接有匀墨板和刮墨板,所述着墨辊的下方安装有传墨带,且着墨辊位于支撑板的内侧,所述传墨带的内侧固定有传动齿,且传动齿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墨斗的内部固定有挡块,且墨斗位于刮墨板的下方。该印刷机防油墨沉积的供墨机构构造简单,拆装方便,适配的印刷机机型较多,能防止墨斗底部有油墨沉积,方便墨斗清洁,并能节约油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供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机防油墨沉积的供墨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的供墨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印刷机的装置,在印刷过程中,对油墨的控制是获得高质量印刷品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在印刷过程中墨盒里油墨过少将会导致断墨,势必会影响印品质量,重新开机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也会带来时间、油墨和纸张等浪费。而现有的印刷机供墨装置在对油墨进行传输时墨斗底部的墨难以被墨斗辊接触,容易在墨斗中形成油墨沉积,造成油墨浪费,也不便对墨斗进行清洁,供墨装置之间通过多个墨辊对油墨进行输送,结构复杂,不易拆装,现代打印机中的供墨装置多随机专用,当供墨装置遭到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配备同型号的供墨装置,供墨装置的适配范围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适配范围广且防止墨斗底部油墨沉积浪费的供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防油墨沉积的供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墨斗底部的墨难以被墨斗辊接触,容易在墨斗中形成油墨沉积,造成油墨浪费,也不便对墨斗进行清洁,结构复杂,不易拆装,适配范围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防油墨沉积的供墨机构,包括支板、着墨辊和墨斗,所述支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条形槽,且支板的内部下方固定有滑道,所述条形槽的上方安装有紧固旋钮,且紧固旋钮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侧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中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右侧分别焊接有匀墨板和刮墨板,所述匀墨板的下方固定有橡胶板,且橡胶板的左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橡胶板的下方设置有刮墨板,且刮墨板的下方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下方设置有刮墨刀,所述着墨辊的下方安装有传墨带,且着墨辊位于支撑板的内侧,所述传墨带的内侧固定有传动齿,且传动齿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墨斗的内部固定有挡块,且墨斗位于刮墨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滑动块和条形槽与支板构成升降结构,且支撑板的竖直中心线与支板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匀墨板和刮墨板均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且匀墨板和刮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转动角度均为0-60°。
优选的,所述匀墨板和刮墨板沿固定板的竖直方向等距设置,且匀墨板共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传墨带的内侧和传动轴的外侧均均匀设置有传动齿,且传墨带与传动轴通过传动齿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墨斗通过滑道与支板滑动连接,且墨斗的水平中心线与支板的水平中心线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小燕,未经梁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8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轮毂锁紧机构
- 下一篇:家用上下肢腰腹部一体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