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58640.8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安全技术(张家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雯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架 拉板 驻车制动卡钳 转矩产生装置 滚轮支架 卡钳支架 两端设置 连接杆 滚轮 凸起 车手 连接杆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 顶端安装 对角方式 滚轮机构 拉索机构 推力转轴 相交区域 转动安装 安装孔 抵接槽 夹紧力 制动盘 拉杆 驻车 转矩 司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安装在卡钳支架上并与驻车手刹连接,在司机驻车拉动手刹时产生能够被转换成制动盘夹紧力的转矩,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具有滚轮机构,包括一端与驻车手刹连接的滚轮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滚轮支架轴上的滚轮;拉索机构,中间部分安装在滚轮上,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凸起接头;拉板及拉线架机构,安装在卡钳支架上,包括以对角方式连接的拉线架和拉板,接拉线架和拉板的相交区域上设置有推力转轴安装孔,拉线架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安装座,拉杆的两端设置有凸起接头抵接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卡钳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分别与驻车手刹以及卡钳壳体总成中的活塞机构连接,当司机驻车拉动手刹时,装置产生转矩,而后该转矩被活塞机构转换成制动盘的夹紧力,实现驻车制动。
现有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拉线架1,拉板2,拉索3,拉索3一端与拉板2连接,一端与驻车手刹5连接。驻车时拉动手刹,拉索3 拉动拉板2,使其带动推力转轴4沿箭头方向产生转动,然后通过卡钳内部机构将推力转轴4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直线运动,实现转矩到夹紧力的转换。
如图1和图3(a)所示,拉索力F对推力转轴4的作用效果等价于图3(b)所示的一个转矩T加一个作用于轴心的力F’。转矩T通过卡钳内部机构转换为夹紧力,而力F’不产生夹紧力,同时还恶化推力转轴的应力条件,降低推力转轴的疲劳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对现有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安装在卡钳支架上并与驻车手刹连接,在司机驻车拉动手刹时产生能够被转换成制动盘夹紧力的转矩,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具有滚轮机构,包括一端与驻车手刹连接的滚轮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滚轮支架轴上的滚轮;拉索机构,中间部分安装在滚轮上,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凸起接头;拉板及拉线架机构,安装在卡钳支架上,包括以对角方式连接的拉线架和拉板,接拉线架和拉板的相交区域上设置有推力转轴安装孔,拉线架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安装座,拉杆的两端设置有凸起接头抵接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滚轮上设置有让拉索的中间部分嵌入的嵌入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拉索的中间部分裸露,其余部分上包裹有线管,以方便拉锁与滚轮之间的安装。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拉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凸台螺帽,连接杆的尾端设置有与该凸台螺帽的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调节连接杆尾端与凸台螺帽的连接位置,实现连接杆在拉板上的长度调节,从而实现凸起接头与凸起接头抵接槽之间的匹配。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凸起接头为球形或圆柱形接头。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拉线架和拉板之间的夹角为60°。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拉线架包括拉线架本体以分别垂直安装在拉线架本体两端的连接杆安装座,连接杆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接杆安装孔,该连接杆安装孔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并且内径小于凸台螺帽上凸台的外径。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PB驻车制动卡钳转矩产生装置中,拉杆两端凸起接头抵接槽的孔径小于凸起接头的宽度,大于连接杆的宽度。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安全技术(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安全技术(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8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