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温差工作状态模具用削边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5653.X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原彬 |
主分类号: | B22C9/00 | 分类号: | B22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工作 状态 模具 用削边 导柱 导向 定位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导向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动、定模在较大温差工作状态时模具可靠导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型热作模具当中,例如:金属型重力低压铸造模具、压铸模具、热芯盒模具等,其实际使用的模具导向定位装置主要分为下述两大类型:
1)、常规圆形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装置
此类装置构造及制造简单、布局及安装方便且导向定位作用距离长,机构稳固可靠,具有很好的导向及定位对正功能,非常适用于冷作模具,但在动、定模温差较大且模具规格尺寸也较大的热作模具当中,因动、定模由温差造成的膨胀尺寸变化的不一致性给导向定位造成很大困难。
金属型重力、低压铸造模具是其中的典型,由其工艺特点决定,这种模具必须工作在很高的温度之下才会获得较高的成品率,模具实际工作温度往往高达400-500℃,有时甚至超过500℃,并且由其工艺特点决定,往往动、定模温差很大,尤其低压铸造模具动定模温差经常会达到30-80℃甚至更高,当模具规格尺寸也足够大时,所体现出来的温差膨胀尺寸变化程度甚至可能达到接近毫米级别,由此所造成的定位导向困难可想而知,实用当中往往采用“预留很大配合间隙”的方式来克服这个难题,但由此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原本应有的导向定位精度的严重丧失。压铸模具、热芯盒模具等也存在同样问题。
总之,常规圆形导柱导套装置应用在热作模具当中存在的最明显不足是:在动定模温差或规格尺寸较大情况下,当导柱导套构成的导向副采用精密配合时容易出现严重的卡死失效现象,而当配合间隙过大时则又造成导向定位作用大幅度消弱的问题。
常规圆形导柱导套装置中的导柱参见压铸模零件国标GB/T 4678.4-2003带肩导柱和国标GB/T 4678.5-2003带头导柱;常规圆形导柱导套装置中的导套参见压铸模零件国标GB/T 4678.6-2003带头导套和GB/T 4678.7-2003直导套。
2)、边锁类以及方形导柱导套类导向定位装置
边锁及与之作用原理相似的“方形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装置具有温差自适应导向定位能力,相对于前述“常规圆形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装置”而言在适应模具动定模温差膨胀变化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金属受热膨胀属于“体积膨胀”,理想情况下金属受热时产生“由立体几何中心点起沿三维方向地立体地呈辐射状地”膨胀现象,因此可将物体的立体几何中心点视为物体的“膨胀中心”。由于边锁及方形导向定位装置采用的是“十字中心线或对角线”安装布局方式,它们装配后形成的导向副的中分面被设置为与前述“膨胀中心”重合,因动、定模温差造成的导向定位位置的变化轨迹基本与前述的“辐射膨胀”的方向重合,因而不至于产生额外的错位情况,边锁凹、凸端的两个平行工作配合面将始终保持平行对正的正常工作状态。但这种类型的导向定位装置实用当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a)构造及加工复杂,整体而言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广泛应用;另外其在动、定模上的安装方槽的加工难度也远比圆形构件所采用的圆孔安装加工布局方式难度要大;
b)导向作用距离受限很大,若强行增加导向距离则会造成结构稳固性严重下降,过载损坏情况严重加剧,;
c)边锁通常是由两对小螺钉(M5-M8)紧固于模具边角的方槽中,在实际使用当中经常表现出耐受能力不足稳固性较差的缺点,故难以适用于工作环境恶劣且操作较为粗放的情况;
d)设置布局灵活性差,很多场合下不便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加工制作简单、布局灵活的大温差削边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大温差工作状态模具用削边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装置,包括多组导柱与各自配属的导套配对构成,多组所述导柱设置在外部的第一模具外缘位置上,各个导柱所配属的导套设置在外部的第二模具的对应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的一端两侧削边后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切削平面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工作弧面,所述导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模具固定连接,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导套的内部设有第二工作平面和第二工作弧面,所述第一切削平面和第二工作平面匹配成导向副,所述导向副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具的几何中心相对应,所述第一工作弧面和所述第二工作弧面之间设有一工作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和导套上分别设有第一挡台和第二挡台,所述第一挡台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模具的侧壁相接触,其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台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原彬,未经张原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5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梁消失模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新材料表面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