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全固态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54690.9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熊红波;胡韬;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4/131;H01M4/133;H01M4/136;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片层 正极片层 固态电解质膜 金属化合物层 沉积 电解质膜层 纤维素基体 本实用新型 全固态电池 柔性负极 柔性正极 活性物质颗粒 导电剂颗粒 固态电解质 倍率性能 高温性能 网状整体 叠设 电池 支撑 | ||
1.一种柔性全固态电池,包括依次叠设的柔性正极片、固态电解质膜和柔性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正极片包括正极片层以及沉积在正极片层表面的第一金属化合物层,所述柔性负极片包括负极片层以及沉积在负极片层表面的第二金属化合物层,所述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电解质膜层以及沉积在电解质膜层表面的第三金属化合物层,所述正极片层和所述负极片层均包括第一纤维素基体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一纤维素基体内的活性物质颗粒和导电剂颗粒,所述电解质膜层包括第二纤维素基体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二纤维素基体内的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化合物层、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层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化合物层的厚度均为1-500埃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化合物层、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层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化合物层中的金属化合物均选自氧化铝、三甲基铝、三氯化铝、三氟化铝、钛酸四异丙酯、四氯化钛、二氧化硅、氟化锌、铪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素基体为纳米纤维或多枝晶类纤维,所述第二纤维素基体也为纳米纤维或多枝晶类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颗粒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SP、KS-6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层中的活性物质颗粒选自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三元材料和镍钴铝三元材料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层中的活性物质颗粒选自锂片、石墨、无定形碳、钛酸锂、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层和所述负极片层还包括分散在所述第一纤维素基体内的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或者所述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为聚合物电解质,该聚合物电解质包括锂盐和高分子基体,所述锂盐选自LiPF6、LiBF4、全氟烷基磺酸酰亚胺锂盐类、硼酸锂配合物类、磷酸锂配合物类、铝酸锂类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基体选自聚环氧乙烷或其改性物、聚丙烯晴或其改性物、聚甲基丙烯酸酯或其改性物、聚氯乙烯或其改性物、聚偏氟乙烯或其改性物、聚碳酸酯或其改性物、聚硅氧烷或其改性物、琥珀腈或其改性物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或者所述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为无机固态电解质,该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Li3N、卤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磷酸盐电解质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46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铅酸蓄电池用聚乙烯隔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