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静脉导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4373.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崧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袁威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硅胶垫 深静脉 保护装置 减震气囊 导管保护装置 导管 卡槽 动脉 静脉 本实用新型 卡槽固定 卡扣 埋设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深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包括一用于深静脉导管的保护装置,深静脉导管包括动脉端和静脉端,保护装置包括一硅胶垫,硅胶垫上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分别用于埋设动脉端和静脉端,保护装置还包括一盖体,盖体上设有一卡槽,硅胶垫上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盖体和硅胶垫通过卡扣和卡槽固定;盖体上固定有一减震气囊,减震气囊的体积不小于盖体体积的三分之二,且减震气囊设置在两个凹槽的正上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具体涉及深静脉导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血透的治疗过程中,涉及深静脉导管的固定、以及如何保证局部的清洁甚至无菌的问题。比如留置管保护不当可能滑脱,引起病人大出血,如若重新置管必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单纯纱布固定不牢固,且纱布多孔,起不到无菌面保护作用。胶布固定只能起固定作用,不能形成无菌面,患者觉不舒适、易松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深静脉导管保护装置,以解决传统成型片安装复杂,耗时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深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包括一用于深静脉导管的保护装置,所述深静脉导管包括动脉端和静脉端,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一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分别用于埋设动脉端和静脉端,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一卡槽,所述硅胶垫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所述盖体和所述硅胶垫通过卡扣和卡槽固定;
所述盖体上固定有一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盖体体积的三分之二,且所述减震气囊设置在所述两个凹槽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减震气囊可以是长方体、圆柱状的减震气囊。
进一步,所述减震气囊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cm。
进一步,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埋设减震气囊的通道,所述减震气囊的厚度大于所述盖体的厚度,所述减震气囊的下表面距离所述两个凹槽1cm-1.5cm。
进一步,所述通道与所述减震气囊的外轮廓一致。
进一步,所述减震气囊的壁厚在0.3cm-0.4cm。
进一步,所述通道与所述减震气囊的外侧黏连,所述减震气囊上设有一充气孔。
进一步,所述硅胶垫是一长条状的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硅胶垫的左右两端可通过针扣进行固定。
进一步,相邻两个凹槽的间距不大于2cm。
进一步,所述盖体是由透明亚克力制成的盖体。
进一步,所述硅胶垫的厚度自两端向中央逐渐递增。
进一步,所述硅胶垫的最大厚度不大于1cm。
进一步,所述硅胶垫的宽度在3cm-4cm。
进一步,所述盖体的开合方向与硅胶垫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胶垫能够更好的贴合在皮肤上,将动脉端和静脉端埋设在硅胶垫上能够减少四周对其的挤压,在盖体上增加了气囊可以减缓来自上方的施力,从而能够起到全方位的保护。
2、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只要将气囊黏连在通道上,在使用充气设备从充气孔进行充气,就能完成对保护装置的制作。
3、本实用新型将硅胶垫设置成长条形并且通过针扣能够更好的将保护装置固定在所需的部位上,减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4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引流支架
- 下一篇:防T管浸湿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