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单片机的温室花卉调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53394.7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齐丽华;王语然;武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单片机 温室 花卉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单片机,属于调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花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温室培养花卉就成了市场主要花卉来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产量自动温室控制系统以迫切需要应用于温室系统。美国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自动灌溉系统,系统中的现场处理器由个人计算机控制。现场处理器配置了模拟输入、锁存和继电器板,用户可以监控水箱水位、阀门位置、泵的状态和土壤湿度等,而修改设定点即可改变灌溉计划。水的用法、水箱水位和降水情况等都是存储在灌溉数据库文件里的数据,用户能够读出这些数据以与当前数据进行比较,以图形方式显示给定月份的土壤湿润度和外加的水。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一定成就,比如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研制了以INTEL公司的8031系统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该系统为多通道土壤水分检测、多路控制灌溉的控制系统。张建丰等研发的多功能网络式自动灌溉方法及其装置,实现了定时、定量,根据土壤湿度,预先制定灌溉计划的灌水功能。国内外专家在这方面已做出了不可否认的成就,但这些自动灌溉系统由于造价高、专业性强而难以推广。
本实用新型系统应用单片机对作物周围的温度、光照、CO2浓度和根域的土壤湿度信号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按需调节,不但可以做到精准调节,达到节水环保的目的,而且操作简单,开发成本低,适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温室花卉调控系统均各自存在缺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单片机的温室花卉调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单片机的温室花卉调控系统,它包括控制器、温度检测模块、土壤湿度检测模块、光照检测模块、CO2检测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电源、LCD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光照调控模块、土壤湿度调控模块、温度调控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感应大棚内的空气温度,温度调控模块用于调节大棚内的空气温度,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温度调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当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得到的温度大于给定温度时,温度调控模块控制步进电机正转一定步数,打开窗户;
当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得到的温度低于给定温度时,温度调控模块控制步进电机反转一定步数,关闭窗户,如还无法达到给定温度则采用加热管加热;
土壤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感应大棚内的土壤湿度变化,土壤湿度调控模块用于调节大棚内的土壤湿度,土壤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土壤湿度调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当土壤湿度检测模块检测得到的湿度低于给定湿度时,土壤湿度调控模块控制灌溉系统进行灌溉;
光照检测模块用于感应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变化,光照调控模块用于调节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光照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光照调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当光照检测模块测得到的光照强度大于给定强度时,光照调控模块控制步进电机正转一定步数,打开窗帘;
当光照检测模块测得到的光照强度低于给定强度时,光照调控模块控制步进电机反转一定步数,关闭窗帘;
CO2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大棚内的CO2浓度,CO2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当CO2检测模块检测到的CO2浓度大于给定浓度时,控制器输出报警信号;
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
按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控制器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LCD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相连;
电源为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STC89C52为主控芯片,显示模块选择了LCD1602,结合了键盘、报警模块、显示等外围电路,完成了一套具有按键输入、显示、报警、等多功能的温室花卉调控系统。报警系统采用蜂鸣器作为报警装置,通过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与给定值对比来确定是否报警,并利用蜂鸣器实现报警,若管辖范围内未及时做出反应,通过TC35i移动通信模块实现远程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单片机的温室花卉调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单片机的温室花卉调控系统的具体电路图的主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3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