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爆胎避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2297.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险 触发机构 油压装置 爆胎 本实用新型 避险系统 放气 车轮滚动 地面接触 人为干预 液压挤压 制动能力 减压 放气阀 零压力 轮毂 油箱 轮胎 减速 两边 失控 保证 驾驶 平衡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爆胎避险系统,包括避险油压装置、设在所述避险油压装置两端的避险放气以及触发机构,所述避险放气以及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轮毂上的放气阀机构以及与所述避险油压装置连接的液压触发机构和液压挤压油箱。本实用新型基于爆胎后车辆失控的机理,采用:“将对应一侧轮胎迅速减压至零压力”的方式,使车辆两边车轮滚动半径和与地面接触情况一样的方案,从而保证了车辆平衡,并且还能够大大提高制动能力,更重要的是系统的整个避险过程不需人为干预,反应速度非常快,驾驶人员只需正常把控方向和正常减速,保证了车辆以及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避险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爆胎避险系统。
背景技术
本技术属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适用于任何机动车辆。汽车行驶中发生爆胎现象,将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因为爆胎几乎都是发生在高速运行中,尤其是转向轮发生爆胎,由于车身倾斜而失去平衡,左右转向轮滚动半径和轮胎与地面的辅助力相差较大,此时汽车几乎失去转向控制能力,发生严重跑偏,如果强制制动将加剧跑偏,如果强制修正方向,将增加汽车倾翻的可能性。目前,关于爆胎主动避险的相关技术较少,例如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847438 A、申请公布日 2014.06.11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车辆爆胎后,避免发生事故的安全装置,包栝:轮毂、轮胎,轮毂外圈上设有填充口底座,填充口底座内设有止漏锥塞所述的轮胎内腔中设有填充物体弹性橡胶球,其在汽车爆胎的时候利用弹性橡胶球进行支撑的方式来保证安全,但是这样的结构如果弹性球和轮胎之间留的间隙过小则会影响轮胎的正常工作,间隙过大则会起不到作用,尤其是轮胎的气压是因为车型、人员习惯变化的,所以其效果不够好。
所以,现在汽车轮胎爆胎这方面事故的临时降低危险措施都是采用驾驶技术干预,或者是增加爆胎后车轮的滚动半径。前者需要老练沉着的驾驶人员才能取得有限效果,后者有所谓的防爆轮胎等类似技术来增加爆胎后的车轮滚动半径,仅在很有限的车辆上使用,也是只能有限降低危险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爆胎避险系统,其整个避险过程不需人为干预,驾驶人员只需正常把控方向和正常减速,保证了车辆以及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械式爆胎避险系统,包括避险油压装置、设在所述避险油压装置两端的避险放气以及触发机构,所述避险放气以及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轮毂上的放气阀机构以及与所述避险油压装置连接的液压触发机构和液压挤压油箱。
作为优选,所述避险油压装置包括通道体、和所述通道体连接的第一油管首段、和所述第一油管首段相通的第一油管末段、第二油管首段、和所述第二油管首段相通的第二油管末段;所述第一油管首段、第二油管首段均连接有所述液压挤压油箱,所述第一油管末段、第二油管末段均连接有液压触发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放气阀机构包括放气阀体、间隙配合插接在所述放气阀体中的放气阀芯、套装在所述放气阀芯上的压缩弹簧、套装在所述放气阀芯上的并和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弹性接触的碰撞臂,以及用来防止所述碰撞臂相对所述放气阀芯旋转的定位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放气阀芯包括具有轴向通孔的阀芯体、设在所述阀芯体底部的底板和顶部的端帽以及设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端帽之间的阻挡环,在所述阀芯体上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阻挡环之间设有和所述轴向通孔相通的阀芯放气口,所述端帽设有和所述轴向通孔相通的端帽放气口;所述放气阀体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阻挡环之间,且所述放气阀体和所述放气阀芯通过热塑材料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为两个定位销,所述阀芯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定位销的轴向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放气阀体包括阀体本体、设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的阀芯腔、设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端的连接螺纹、设在所述阀体本体下端的端部开口、设在所述阀体本体上位于所述端部开口侧边的延伸侧板。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外侧面设有两个延伸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2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轮胎中央充放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轮胎状态监测及降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