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纯氢气保护罩式炉中的两次进风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1874.X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荣;朱品亮;孟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特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氢气 护罩 中的 两次 燃烧 装置 | ||
一种用于纯氢气保护罩式炉中的两次进风燃烧装置,包括烧嘴和炉壳体,所述的烧嘴外圆设置有炉壳体,所述的炉壳体一侧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所述的烧嘴左端设置有燃气入口,烧嘴外圆设置有一个一次进风口和若干个二次进风口,烧嘴靠近右端依次设置有一次混合燃烧和二次混合燃烧,烧嘴内腔靠近内壁设置有点火电极。本实用新型烧嘴火焰刚性好,火焰长,火焰温度沿长度方向均布;烧嘴体积小,以便于安装维护;燃气通过二次进风,燃烧更充分,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罩式退火炉,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纯氢气保护罩式炉中的两次进风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燃烧烧嘴的优越性已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二次燃烧烧嘴作为燃烧的一个关键部位,其结构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二次燃烧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烧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以下缺点:
1、燃烧火焰刚性差、火焰短。空气与燃气的出口速度低,混合燃气流喷出的动能小。
2、燃气燃烧不完全。燃气通道与空气通道相隔较远,边混合边燃烧,燃烧化学反应速度慢,燃烧不完全。
3、燃烧体积大。烧嘴与点火烧嘴分开布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烧嘴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烧嘴体积小,燃烧更充分,节能环保的两次进风燃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纯氢气保护罩式炉中的两次进风燃烧装置,包括烧嘴和炉壳体,所述的烧嘴外圆设置有炉壳体,所述的炉壳体一侧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嘴左端设置有燃气入口,烧嘴外圆设置有一个一次进风口和若干个二次进风口,烧嘴靠近右端依次设置有一次混合燃烧和二次混合燃烧,烧嘴内腔靠近内壁设置有点火电极。
所述的一次进风口的直径大于二次进风口的直径。
所述的二次进风口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燃烧更充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烧嘴火焰刚性好,火焰长,火焰温度沿长度方向均布。
2、烧嘴体积小,以便于安装维护。
3、燃气通过二次进风,燃烧更充分,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燃气入口,2-一次进风口,3-烧嘴,301-二次进风口,4-一次混合燃烧,5-二次混合燃烧,6-点火电极,7-隔热保温层,8-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纯氢气保护罩式炉中的两次进风燃烧装置,包括烧嘴3和炉壳体8,所述的烧嘴3外圆设置有炉壳体8,所述的炉壳体8一侧设置有隔热保温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嘴3左端设置有燃气入口1,烧嘴3外圆设置有一个一次进风口2和若干个二次进风口,烧嘴3靠近右端依次设置有一次混合燃烧4和二次混合燃烧5,烧嘴3内腔靠近内壁设置有点火电极6。
所述的一次进风口2的直径大于二次进风口301的直径。
所述的二次进风口301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燃烧更充分,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特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特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1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