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51734.2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鸿运;李胡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581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35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壳体 电性导通 固定功能 应用结构 固定部 屏蔽 导通 后段 壳体 线缆 本实用新型 固定线材 屏蔽效果 屏蔽作用 信号传输 一体连接 导电层 电接触 组装 制作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的前段电性导通部和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的后段固定部,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位于后段固定部的前侧;籍此,其利用铆夹达成能够固定线材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组装应用,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屏蔽效果及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器壳体的后端形成有铆夹,例如现有的Type-C插头连接器中,金属屏蔽壳体后端形成的铆夹对线缆只有单一固定作用;还有,对于连接器及相应的线缆而言,传输抗干扰性能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存在抗干扰性能受局限、难以满足更佳信号传输质量要求等不足。
因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其利用铆夹达成能够固定线材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组装应用,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屏蔽效果及信号传输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的前段电性导通部和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的后段固定部,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位于后段固定部的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延伸臂,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包括有第一弧形夹,所述第一弧形夹一体连接于第一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自第一延伸臂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一外扩段,所述后段固定部包括有第二弧形夹,所述第二弧形夹一体连接于第一外扩段的后段部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二外扩段;所述第二延伸臂位于第一延伸臂的对侧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三延伸臂和第四延伸臂,第三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三弧形夹,第四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四弧形夹,所述第四延伸臂延伸至超出第三延伸臂的后端,所述第四延伸臂的后段部位与壳体中心轴线的间距大于第三延伸臂的后段部位与壳体中心轴线的间距;所述第四弧形夹位于第三弧形夹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分体组装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均连接于后壳的后端。
一种如前述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于线缆上的应用结构,所述线缆具有内部芯线、包覆于内部芯线外围的线缆导电层及包覆于线缆导电层外围的线缆外被层;所述线缆的前段部位自前往后依次露出内部芯线、线缆导电层及线缆外被层,所述内部芯线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所述后段固定部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形成前段电性导通部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形成后段固定部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以达成能够固定线材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组装应用,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屏蔽效果及信号传输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1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左右组装式后壳的Type-C插头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微型射频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