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火盖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0963.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楼国进;江昌磊;王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火 燃气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火盖及其燃气灶,涉及厨房器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火盖(1000)上中环(1200)背离外环(1100)的第一侧面(1220)上设置避让面(1221),将避让面(1221)的下部(1221c)及连接部(1221b)均设置为位于避让面(1221)的上部(1221a)的闭环沿轴向延伸形成柱体的外围,使得中环(1200)的第一侧面(1220)上的水、油等液体能够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与第一侧面(1220)的避让面(1221)脱离,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吸附在第一侧面(1220)上,从而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对放电体放出的电弧的阻碍,提高燃气灶点火的精准度;同时,还能够减轻大火盖(1000)的重量,减少大火盖(1000)的用料,从而,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大火盖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
现有技术中,燃气灶一般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面板,面板具有开口,底座中还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的一部分能够从面板的开口向外伸出;其中,燃烧器包括:小火盖、大火盖、分气盘及炉头,炉头与进气管连通设置。
在燃气灶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经分气盘并从小火盖、大火盖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还需要混合一部分空气,此时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集中均匀地向置于燃气灶上的炊具加热。
然而,采用现有的大火盖,在用户使用燃气灶烹饪的过程中,水和油极易吸附在大火盖的中环朝向小火盖的侧面上,从而,在点火时,点火装置中的放电体极易放电到吸附在该侧面的水珠上,导致点火精准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火盖及燃气灶,能够提高燃气灶点火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大火盖,具有同轴设置的中环和外环,所述外环设置在所述中环的外侧,所述中环具有盛接液体的第一上表面以及背离所述外环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具有将所述液体引离的第一侧面的避让面,所述避让面包括上部、下部、和连接在上部和下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上部和下部均为沿所述第一侧面周向延伸的闭环,且所述下部及连接部均位于所述上部的闭环沿轴向延伸形成柱体外围。
通过在中环背离外环的第一侧面上设置避让面,将避让面的下部及连接部均设置为位于避让面的上部的闭环沿轴向延伸形成柱体外围,使得中环的第一侧面上的水、油等液体能够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与第一侧面的避让面脱离,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吸附在第一侧面上,从而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对放电体放出的电弧的阻碍,提高燃气灶点火的精准度;同时,还能够减轻大火盖的重量,减少大火盖的用料,从而,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上至下朝向所述外环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度;和/或,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5度。
通过将避让面设置为第一斜面,便于大火盖的加工制造;通过将第一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等于1度且小于等于5度,能够保证液体能够顺利从避让面上脱离,提高燃气灶的点火的精准性,同时,还能够减小避让面对二次空气的阻力,使二次空气能够更顺利流向中环的上部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面为曲面。在具体实现过程,曲面可以为凸形曲面、凹形曲面或者复杂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还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避让面的上方,以简化大火盖的加工工艺,便于大火盖的加工制造,进一步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0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