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面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9259.5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傅奇;肖玉娟;沈金海;游其华;徐浩佳;裴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36102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面摆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试管斜面制作方法为将装有培养基的试管置于烧杯或试管架中,灭菌后将试管斜置在试验台上。通常使用空试管、移液管、玻璃棒等作为支架。每根试管需单独摆放,且摆放过程中易滑动,造成培养基接触试管口而污染或斜面长度不够,占用面积较大,制备时间长,操作繁琐,效果差。
专利号为CN201621462794.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试管斜面培养基的制作装置,包括底板、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倾斜板上沿其倾斜方向设置有试管套,所述试管套的开口方向朝向倾斜板较高的一端。虽然能够使得制作出的试管斜面培养基的斜面面积相同。但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面摆架,具有容量大、空间利用率高、斜面成型效果好和斜面培养基质量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斜面摆架,它包括:支架、调节杆和试管托,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空心导管;所述调节杆穿过空心导管,放置在支架上;所述调节杆两端各有1个手柄和1个线圈;所述试管托两端上侧通过连接线缠绕于线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托由多个并联的底托和斜面托组成,呈弧面状;所述底托和斜面托通过活动接头连接;最上层试管托底托无挡板,其余各层底托均有1片挡板,用于固定试管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在同一线圈上均为顺时针或均为逆时针缠绕;各连接线单独缠绕,且不同层连接线所用线圈直径不同,使得旋转相同圈数时,各层斜面托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导管一端与支架边缘平齐,另一端长于支架,并设置有1个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卡槽配合使用,用于固定斜面托。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托左右对称,至少有1个。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托至少有2n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为耐高温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为棉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为钢丝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容量大: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可以实现多层摆放试管,可容纳的试管数量较大。
2.空间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使用多层摆架时,单位面积可摆放试管数量成倍增加。
3.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可以按批次完成所有试管的摆放,实现流水操作,节约时间,减少操作量。
4.斜面成型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托呈弧面,底托有挡板,用于固定试管,在操作过程中试管位置固定,不易破损,斜面成型效果好。
5.斜面培养基质量好: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通过旋转调节杆,可稳定控制斜面角度,系统误差小,所制备的斜面培养基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的单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沿AB方向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的定位杆与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沿AB方向线圈绕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面摆架的试管托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杆,2-卡槽,3-空心导管,4-调节杆,5-连接线,6-支架,7-连接线,8-手柄,9-线圈,10-试管托,11-斜面托,12-活动接头,13-挡板,14-底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斜面摆架,它包括:支架、调节杆和试管托,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空心导管;所述调节杆穿过空心导管,放置在支架上;所述调节杆两端各有1个手柄和1个线圈;所述试管托两端上侧通过连接线缠绕于线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托由多个并联的底托和斜面托组成,呈弧面状;所述底托和斜面托通过活动接头连接;最上层试管托底托无挡板,其余各层底托均有1片挡板,用于固定试管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在同一线圈上均为顺时针或均为逆时针缠绕;各连接线单独缠绕,且不同层连接线所用线圈直径不同,使得旋转相同圈数时,各层斜面托倾斜角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学院,未经厦门华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9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轮可转向式全向运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登杆脚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