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加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6871.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4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马智峰;席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加油装置 气动隔膜泵 出油管 进气管 进油管 本实用新型 进油止回阀 气动调压阀 压铸机 止回阀 出油 球阀 底座 进气口 压力表 节能高效 同时装置 出油口 进油口 磨损 保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加油装置,包括气动隔膜泵、底座、球阀、气动调压阀、进油止回阀、出油止回阀、进气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气动隔膜泵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气管、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气动隔膜泵的进气口、进油口、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有球阀、气动调压阀和压力表,所述进油管上设有进油止回阀,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止回阀。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加油装置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且又节能高效,泵始终能保持高效,不会因为磨损而降低,同时装置的保养简单,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压铸行业,不管是那种压铸机,绝大部分都使用了液压传动技术,而压铸机的工作介质也基本为液压油,因此给压铸机加油的设备也应运而生。而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装置是电动加油装置。
结合生产实际,常用的是一种典型的电动加油泵。其基本原理为利用联轴器使电机和泵的轴心连接,由电机带动泵,泵的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压油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但是经过使用发现,该种加油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需注意以下几点:
1、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在加油前需接入三相电源。
2、接完电源后需先观察电机的转动方向是否逆向,若是电机反转则需要改变接线的相序重新接线。
3、在加油时由于电机的输出力比较大,在液压油经过油泵泵出来时其冲力很大,在液压油进入油箱时,会带入大量空气进入油箱里的液压油。所以不能在压铸机开启的状态下加油。只能先停止压铸机运行在加液压油。
4、不能长时间加油,长时间加油时会使电机以及泵体发热,导致液压油温度升高,使液压油变质,并且会超过压铸机液压油温度的正常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5、加完液压油后,需等到油箱里液压油里的空气冒出才能重新启动压铸机,否则气体进入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以及动力元件后会造成压铸机的工作不顺畅使得生产的产品工艺达不到,甚至导致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以及动力元件的损坏。
6、在快加完一桶液压油时需提前关闭电机,不能使泵空转,以免造成泵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且又节能高效的压铸机用气动加油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加油装置,包括气动隔膜泵、底座、球阀、气动调压阀、进油止回阀、出油止回阀、进气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气动隔膜泵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气管、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气动隔膜泵的进气口、进油口、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有球阀、气动调压阀和压力表,所述进油管上设有进油止回阀,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球阀采用DN15型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调压阀采用单柱型气动调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止回阀、出油止回阀采用DN25单向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表采用径向压力表,其压力值范围为0-1.6MPa。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隔膜泵采用铝合金结构的气动隔膜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装置动力源为压缩空气,其本身为清洁能源,绿色环保。
(2)泵不会过热,以压缩空气作动力,气动隔膜泵在排气时是一个膨胀吸热的过程,工作时温度是降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6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铸件寿命的分体式分流子
- 下一篇:一种模具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