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6384.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7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于润沧;谢盛青;施士虎;朱维根;朱瑞军;贺茂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特性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变特性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用尾砂胶结料浆由尾砂、胶凝材料、水混合搅拌制备而成,其流变特性实验室测量方法大致分为毛细管法、落体法、旋转法、平板法、振动法等。但这些方法限于测试仪器的精度、输送速度的变化范围等限制和影响,测得的参数不一定完全真实反映料浆的流变特性。
会泽铅锌矿、金川镍矿、冬瓜山铜矿等矿山为了测定管道输送过程中料浆流变参数,根据井下管路敷设情况,设计了大型工业环管试验系统。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试验采集的数据离散度大,部分测点甚至出现压力变化无规律性。这是由于传统的环管试验系统采用活塞泵来模拟高压环境,由于泵的冲程是周期性的,所以管路系统的压力的变化与传递也是周期性的,然而流量的波动,压力的波动并没有严格的时间周期,但采集数据的方式是在一个周期内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来选择数据,因此采集的数据会出现压力变化规律与流体力学理论不符合现象,如此不能满足试验需求。同时该试验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试验周期也比较长,影响试验的进度和规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所述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测量参数较为精准,试验周期较短,试验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一搅拌釜上设有第一料口;第二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上设有第二料口;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料口和所述第二料口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一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二搅拌釜输出的第一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二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一搅拌釜输出的第二状态,所述驱动装置至少构造成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循环切换;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测量所述输料管道中的压力大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由于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在数量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互相充当输料装置,实现了对料浆的重复利用,避免了料浆浪费,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多次试验,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剔除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以提高试验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以通过调节气压来驱动浆料流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连接在所述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与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
具体地,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搅拌釜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气流量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搅拌釜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气流量的第二调节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检测件沿所述输料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电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的搅拌速度;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调节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力检测件电连接以记录所述压力检测件的采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的釜盖的开关、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的增压和泄压、以及常压搅拌槽的开车和停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内液面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并输出所述输料管道上所述压力检测件的压力变化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常压搅拌槽,所述常压搅拌槽与所述第一搅拌釜相连以提供浆料。
可选地,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输料阀,所述输料阀设在所述常压搅拌槽与所述第一搅拌釜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道在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之间蜿蜒延伸以延长所述输料管道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道在邻近所述第一料口、所述第二料口处以及管路弯道处均设有所述压力检测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6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