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6296.0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宗端后;毛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C02F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4423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定量 回流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厌氧生化池一般采用三相分离器进行污泥的分离与保持,但是由于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差,污泥的流失严重,从而影响到厌氧消化池生化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分离效果佳、污泥浓度稳定并能提高厌氧消化池生化处理效果的污泥定量回流沉淀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所述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包括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挡墙,所述挡墙将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分隔成为两个V形沉淀空间,所述挡墙的下部与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的池底之间存在间隙;所述V形沉淀空间内设有横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V形沉淀空间上下分隔为悬浮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下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排泥管相连通,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泵;排泥泵上游的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支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挡墙,并通过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分隔成为两个V形沉淀空间,从而在满足污水处理量的同时,降低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内污水水平流动产生的扰动而造成污泥不易沉降的现象;通过在V形沉淀空间内设有横向设置的隔板,将V形沉淀空间上下分隔为悬浮区和沉淀区,从而在满足污水处理量的同时,降低V形沉淀空间内污水上下流动产生的扰动而造成污泥不易沉淀的现象;更进一步地,通过在沉淀区底部设有排泥口,排泥口与排泥管相连通,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泵,从而能够通过排泥泵实现对活性污泥的定量回用至厌氧消化池中,并且在排泥泵上游的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支管,也可以实现对活性污泥回用量的控制,过多的活性污泥可以通过排泥支管进行排放。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能够保证活性污泥能够穿过隔板进入至V形沉淀空间内的沉淀区中。
优选地,所述隔板设置为网格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板设置为网格状,也能够保证活性污泥能够穿过网格状隔板进入至V形沉淀空间内的沉淀区中。
优选地,在排泥管与排泥支管的连接处上游的排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泥管与排泥支管的连接处上游的排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从而能够实现对V形沉淀空间中沉淀区的污泥排放的控制。
优选地,在排泥泵下游的排泥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泥泵下游的排泥管上设有第二阀门,从而能够实现对经过排泥泵并要进入厌氧消化池的活性污泥的排放控制。
优选地,所述排泥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泥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从而实现对要通过排泥支管进行排放的活性污泥的排放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的示意图;
1- 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2-挡墙;301-悬浮区;302-沉淀区;303-排泥口;4-隔板;5-排泥管;6-排泥泵;7-排泥支管;801-第一阀门;802-第二阀门;803-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包括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1,沉淀池1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挡墙2,挡墙2将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1分隔成为两个V形沉淀空间,挡墙2的下部与具有W形底部的沉淀池1的池底之间存在间隙;V形沉淀空间内设有横向设置的隔板4,隔板4将V形沉淀空间上下分隔为悬浮区301和沉淀区302,沉淀区302下部设有排泥口303,排泥口303与排泥管5相连通,排泥管5上设有排泥泵6;排泥泵6上游的排泥管5上设有排泥支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6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