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设有水性涂料层的客车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6263.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建;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天龙特种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设有 水性 涂料 客车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壳体,尤其涉及一种表面设有水性涂料层的客车壳体。
背景技术
客车用于运输乘客,是一种集中运输多个乘客的运输车辆,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在客车的各种安全功能中,防火功能是重要的安全功能之一,但由于客车车内必须的座椅等设备难以做到不燃,所以在有意外火源存在的情况下,客车车内很难做到杜绝起火。
基于上述原因,客车更多考虑通过尽可能在起火后延缓火势扩大或阻断火源的方式达到防火的目的。目前,很多客车通过在其壳体本体的内外表面喷涂水性涂料层的方式起到避免壳体本体表层燃烧的目的,但是单纯的水性涂料层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仅限于壳体本体,往往与火源位置有较大距离,另一方面是因为水性涂料本身的防火性能也不是特别高。另外,虽然客车上都配备有灭火器,但很多客车火灾一旦发生就能迅速蔓延,而且灭火器需要拔出栓子才能使用,很多人也不能熟练使用,所以人们难以在发现火源后迅速灭火,导致火势迅速扩大直至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传统客车的防火、灭火功能都还有较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易于及时熄灭火源的表面设有水性涂料层的客车壳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表面设有水性涂料层的客车壳体,其壳体本体的内外表面均设有水性涂料层,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向下凸起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充有冷却水,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多条相互连通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增压水泵的出水管相通连接,所述增压水泵的进水管置于所述储水箱内或与所述储水箱相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下部外壁上设有多个软管容纳盖,所述软管容纳盖与所述储水箱的下部外壁之间采用能够快速开启的卡扣连接,每个所述软管容纳盖的内腔中分别放置有盘绕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储水箱的下部外壁上对应的通孔并与所述冷却水管的对应位置相通连接,所述软管的外壁与所述储水箱的下部外壁上对应的通孔孔壁之间密封连接。
上述结构中,储水箱应在不影响客车壳体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长一些、宽一些,如果壳体本体的顶部内壁某个位置需要设置其它部件,则储水箱可绕过该部件设置,储水箱的高度根据实际所需储水量以及其自身的长宽尺寸而定,储水箱内的储水量应结合客车承重、能耗、灭火用水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冷却水管用于将通过增压水泵增压后的冷却水送到客车内顶部各位置,一般采用钢管,并与软管配合,由软管将冷却水引至所需要灭火的位置,软管除了引水功能外,还具有柔软以便于收纳的特点;增压水泵用于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增压,以提高软管流出的水的压力,提高灭火性能,增压水泵的安装位置根据其外形尺寸和安装便利性综合考虑,可以安装在储水箱内,也可以安装在储水箱外,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泵至水管即可;软管容纳盖和软管的具体安装位置和数量以及软管的长度都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里不作具体限定,但最好尽量做到所有软管能够覆盖整个客车内部空间,这样可大大提高使用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软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增压水泵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设于所述阀门上的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或设于客车驾驶室的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这样的结构便于实现增压水泵的自动启闭控制,具体的电路控制结构采用常规技术即可轻易实现,这里不作具体说明。
优选地,所述软管容纳盖的一端设有用于用户手握以便于快速开启所述软管容纳盖的弧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内外表面均设有水性涂料层的壳体本体的基础上,通过在客车壳体本体的顶部内壁上设置储水箱,并能够通过冷却水管和软管配合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送到客车内需要位置,由增压水泵增压实现快速灭火的功能,相比于传统灭火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单、快捷、水压高、灭火效果好、覆盖面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客车的防火和快速灭火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表面设有水性涂料层的客车壳体的内顶部局部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天龙特种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南充天龙特种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6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前舱灭火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高压细水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