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片簧结构的二级隔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46081.9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耀;马鑫;吕永清;吴欢;齐军伟;邹彤;胡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二级 隔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对重力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片簧结构的二级隔振器。
背景技术
精密测试与装配、精密仪器仪表、微细加工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的振动隔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超精密电镜类光学仪器必须有十分优良的隔振装置,这些仪器设备通常要求安装在专门设计的基础上。即便如此,在江南地区的软土基上,或者在建筑物的楼层上,由于支撑基础的柔性导致这些电镜类精密光学仪器的振动隔离环境还是不理想。所以这类仪器还要求放置在能隔离微振动的隔振平台上,这些高精度的隔振平台不仅要求隔绝如机器运转、车辆行驶和人员走动等引起的宏观振动,而且还要求隔绝由于地球自转和空调气流等因素所引起的细微振动。因此开展对精密仪器隔振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现有的FG5的隔振系统是外部框架通过3片支撑片簧悬挂内部支架,内部支架通过一根主片簧悬挂被隔振物体。被隔振物体的底部有一个玻璃球,在玻璃球两侧的中间框架上装有发光二极管和两个光电二极管及检测电路和反馈电路,在支架的顶部装有音圈电机的线圈部分,相应的磁铁部分安装在外部框架上。但是此结构对弹簧的特性要求较高,且固有周期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片簧结构的二级隔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整个隔振器的核心部分包括由内片簧和外片簧组成的二级片簧结构,内片簧和外片簧均为3片均布的片簧悬挂方式构成,通过二级片簧结构的耦合提供了二级弹性结构;内片簧作为外片簧的质量块,这样,外片簧框架由于惯性作用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使内片簧在惯性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隔振效果;内片簧通过3片片簧悬挂需要被隔振的反射棱镜,通过电容位移传感器检测被隔振物体即反射棱镜相对于内片簧框架的位移;将检测的相对位移通过反馈电路转换为电流输入到磁缸线圈,使外片簧下的内底座位移跟随隔振物体即反射棱镜与内片簧框架的相对位移而变化,从而让整个装置等效为超长片簧,达到隔振效果。
具体地说,本隔振器包括反馈电路;
设置有外架上盘、外可调螺杆、电容位移传感器、外片簧、内架上盘、内架支杆、反射棱镜底座、反射棱镜、外底座、内底座、调平螺钉、内片簧和磁缸线圈、外架支杆和内可调螺杆;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外底座和外架上盘由3根均布的外架支杆两端的螺纹连接固定成一个外整体框架;
在外底座的底面均布有3个调平螺钉,通过调整3个调平螺钉使整个隔振器与地面保持水平;
内底座由均布在外架上盘正下方的3片外片簧悬挂;
内底座和内架上盘由3根内架支杆两端的螺纹连接固定成一个内整体框架;
反射棱镜底座由均布在内架上盘正下方的3片内片簧悬挂;
反射棱镜固定在反射棱镜底座的正上方;
在反射棱镜底座和反射棱镜之间设置有电容位移传感器,在内底座和外底座之间设置有磁缸线圈,电容位移传感器、反馈电路和磁缸线圈依次连接;
3片外片簧的上端与外架上盘上的3根外可调螺杆分别连接,3片内片簧的上端与内架上盘上的3根内可调螺杆分别连接;
通过调整3个调平螺钉、3根外可调螺杆和3根内可调螺杆保证装置内各部件均保持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用片簧替换了螺旋弹簧形成二级弹性结构,通过反馈电路使整个隔振器有较为理想的隔振效果;
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应用于落体机构,为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架上盘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图中:
A—支架;
B—落体机构;
C—隔振器;
0—反馈电路;
1—外架上盘;
2—外可调螺杆,
3—电容位移传感器;
4—外片簧;
5—内架上盘;
6—内架支杆;
7—反射棱镜底座;
8—反射棱镜;
9—外底座;
10—内底座;
11—调平螺钉;
12—内片簧;
13—磁缸线圈;
14—外架支杆;
15—内可调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6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底座
- 下一篇:一种拍摄车的减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