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5580.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延标;秦明海;王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辉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光器。
背景技术
在环形器、梳状滤波器等一些光通信无源器件中,器件的分支光路上都会用到旋光器。光路设计上,需要用到多个旋光器组装起来使用,传统的方法是将多个单独的旋光器组装在一起。这种单独组装起来的旋光器组件会因磁环和磁环之间的磁场互相排斥而导致组装困难,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光器,能够多个旋光单元既作为一个整体,又能独立实现旋光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光器,包括:
旋光体,所述旋光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通光端和第二通光端;所述旋光体的底面为一平面;所述旋光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之间通过中间体间隔;
半波片,其设置在所述旋光体的凹槽内,所述半波片的光轴与所述旋光体竖截面或旋光体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22.5°;及
法拉第旋转片,其设置在所述旋光体的第二通光端。
优选的,所述旋光体内的凹槽呈阵列排列。
优选的,所述旋光体的第一通光端和第二通光端上均设置有增透膜。
优选的,所述半波片、法拉第旋转片与所述旋光体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胶水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mm。
优选的,所述旋光体由磁光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旋光体上设置有永磁铁,其为旋光体提供稳定磁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提供了一种旋光器,通过凹槽的设置形成磁场,与半波片、法拉第旋转片组合成独立的旋光单元,每个凹槽可实现独立的旋光功能,互不影响;
(2)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减少了组装的步骤,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3)旋光器的底面为平面,便于半波片、法拉第旋转片对准光轴角度,提高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光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光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光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光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光器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旋光体、2半波片、3法拉第旋转片、4中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一种旋光器,包括旋光体1、半波片2和法拉第旋转片3。本实用新型只要求旋光体1的底面为平面,不对旋光体1的形状进行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长方体状。旋光器的底面为平面,便于半波片2、法拉第旋转片3对准光轴角度,提高精确度。旋光体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通光端和第二通光端,第一通光端和第二通光端上均设置有增透膜。
旋光体1内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通过中间体4间隔,中间体4与旋光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中间体4与旋光体1作为一个整体,减少了组装的步骤,稳定性好。旋光体1由磁光材料制成。旋光体1上设置有永磁铁,旋光体1在凹槽内形成稳定的U形磁场。
半波片2通过胶水设置在旋光体1的凹槽内,半波片2的光轴与旋光体1竖截面之间的夹角为22.5°。法拉第旋转片3整体通过胶水粘结在旋光体1第二通光端的端面上,法拉第旋转片3与半波片2平行。每个凹槽都是一个磁场中心,与半波片2、法拉第旋转片3组合成具有旋光功能的光通道,可实现独立的旋光在作用,互不影响。
实施例二:
参阅图2,一种旋光器,包括旋光体1、半波片2和法拉第旋转片3。本实用新型只要求旋光体1的底面为平面,不对旋光体1的形状进行限制。旋光器的底面为平面,便于半波片2、法拉第旋转片3对准光轴角度,提高精确度。旋光体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通光端和第二通光端,第一通光端和第二通光端上均设置有增透膜。
旋光体1内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通过中间体4间隔,中间体4与旋光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中间体4与旋光体1作为一个整体,减少了组装的步骤,稳定性好。旋光体1由磁光材料制成。旋光体1上设置有永磁铁,旋光体1在凹槽内形成稳定的U形磁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辉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辉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5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波导模斑转换器
- 下一篇:光纤耦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