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析管固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5185.8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萍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析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透析管固定夹,其包括U形的夹持部及一体成形在所述夹持部上端的导管卡扣部,所述导管卡扣部的上端边缘处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凹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连接有与该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析管固定夹,结构简单、使用方方便,其能够实现对透析管等导管的有效固定,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析管固定夹。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过程中,位于体外的透析管由于管腔内充满血液,重力作用致管路下垂,如果固定不当,易于造成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血管钳将透析管固定在床单上,血管钳的成本较高,此外,血管钳子直接夹紧透析管容易造成透析管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透析管固定夹,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析管固定夹,其包括U形的夹持部及一体成形在所述夹持部上端的导管卡扣部,所述导管卡扣部的上端边缘处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凹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连接有与该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卡扣部的上端边缘处形成有三个所述第一凹槽,中间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连接有与该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所述第二凹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下端向外张开形成向导向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夹持板的连接处形成有向内凸起的锁紧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外壁上均设有向外凸起的抓握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析管固定夹,结构简单、使用方方便,其能够实现对透析管等导管的有效固定,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图1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与病床护栏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析管固定夹,其包括U形的夹持部1及一体成形在所述夹持部1上端的导管卡扣部2,所述导管卡扣部2的上端边缘处形成有三个第一凹槽21,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部连接有与该所述第一凹槽21连通的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1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槽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两个、四个等其他数目的第一凹槽21,也可以在每个所述第一凹槽21的下方均设置所述第二凹槽22。
所述第一凹槽21用于固定管径较粗的血液透析管,所述第二凹槽22用于固定管径较细的普通输液管。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夹持板11,所述夹持板11的下端向外张开形成向导向板12。所述导向板12与所述夹持板11的连接处形成有向内凸起的锁紧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萍,未经杨春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5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儿童内科压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