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极纵磁结构装配的动触头钎焊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3872.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珍;邓红江;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6 | 分类号: | H01H1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极纵磁 结构 装配 动触头 钎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极纵磁结构装配的动触头钎焊模。
背景技术
四极纵向磁场触头是通过由触头盘开槽和工频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磁路共同叠加产生纵向磁场。动、静两触头上的铁磁块互相成90°布置,两触头盘上的槽也互相成90°分布。
为保证动、静触头盘槽互成90°分布,在结构上采用动导电杆上的两个键槽中心所在的平面与触头盘上所开的两条槽平行钎焊成动触头,之后再封接整管,因静导电杆的孔是单孔,静触头装配时无需对位要求,装配好后直接进炉。
为保证动导电杆上的两个键槽中心所在的平面与触头盘上所开的两条槽平行,现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目视对位,其缺陷在于:
在进炉过程中,每一个操作工的操作技能不同以及小车、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抖动,采用目视对位的方法都可能产生动导电杆键槽与触头盘槽因错位而导致动触头报废的现象,以致增加了部件的废品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四极纵磁结构装配的动触头钎焊模,能保证动导电杆上的两个键槽中心所在的平面与触头盘上所开的两条槽平行,降低错位导致的废品损失和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四极纵磁结构装配的动触头钎焊模,包括动导电杆定位模和定位钉,所述动导电杆定位模中心设有通孔A,所述通孔A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设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轴向贯通通孔A的侧壁;动导电杆定位模还包括通孔B,所述通孔B上下贯通动导电杆定位模,通孔B有两个,两个通孔B分别位于通孔A的相对侧,两个导向键之间的连线与两个通孔B之间的连线垂直,所述定位钉有两个,两个定位钉的顶部分别套入两个通孔B并与动导电杆定位模焊接连接,定位钉与动导电杆定位模垂直。
优选的,所述动导电杆定位模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钉包括一个平面侧壁,两个定位钉的平面侧壁正对。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钉套入通孔B的部分的下端设有台阶。
优选的,所述定位钉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中段的径向尺寸大于上段和下段的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动导电杆上的两个键槽中心所在的平面与触头盘上所开的两条槽平行,降低错位导致的废品损失和生产成本;
(2)、模具简单易加工,投入成本低;
(3)、操作安全、简便、非常适用,生产效率高;
(4)、因模具较小,便于现场管理,保证现场整洁。
(5)、采用此可避免因错位而报废的废品损失,并且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导电杆定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5中沿E-E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四极纵磁结构装配的动触头钎焊模,包括动导电杆定位模4和定位钉3,动导电杆定位模4中心设有通孔A41,通孔A4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设有导向键42,导向键42轴向贯通通孔A41的侧壁;动导电杆定位模4还包括通孔B43,通孔B43上下贯通动导电杆定位模4,通孔B43有两个,两个通孔B43分别位于通孔A41的相对侧,两个导向键42之间的连线与两个通孔B43之间的连线垂直,定位钉3有两个,两个定位钉3的顶部分别套入两个通孔B43并与动导电杆定位模4焊接连接,定位钉4与动导电杆定位模4垂直。
动导电杆定位模4为圆形,定位钉3包括一个平面侧壁,两个定位钉3的平面侧壁正对;定位钉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段31、中段32和下段33,中段32的径向尺寸大于上段31和下段33的径向尺寸,定位钉3套入通孔B43的部分的下端设有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模具使用前,将定位钉3与动导电杆定位模4在焊接部6采用氩弧焊以保证定位钉3与动导电杆定位模4垂直;
(2)、装配触头盘1时两组铁片2与触头盘槽垂直,铁片2必须在触头盘定位台阶两侧,当动导电杆5放入触头盘时,应将动导电杆5进行适当的转动,以保证动导电杆5与触头盘1之间能可靠、紧密的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3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无线通信用同轴电缆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输电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