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3173.1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1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华;黄品椿;朱科星;张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溢流 倒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制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制程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设备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当客户端排水点有限或场地空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会减少排废下点,若设备过长或主槽过多的情况下,在排水过程中会存在废液从溢流管路倒灌回机台的状况。因此出现一种用以防止废液从溢流管路倒灌回机台的逆止阀,如图1所示,该逆止阀的逆止接头a为PP实心圆球,比重大,溢流管道在发生倒灌时,管道内的压力约为0.1kg/cm2,因而没有足够的浮力推动逆止接头a顶紧密封圈b,因而该逆止阀无法有效起到逆止的作用,从而导致废液仍然从溢流管路倒灌回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应用于湿制程设备上,用于与所述湿制程设备的溢流管道连接,该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包括:
主体套筒;
垫环,其插设于所述主体套筒的顶端部之中,其顶端面与所述主体套筒的顶端面相齐平;
迫紧,其嵌入所述垫环中,其上设置有中心通孔;
逆止接头,其顶端部具有圆弧面,其插设于所述主体套筒内,并与所述主体套筒之间形成有废液流出通道,当所述溢流管内的废液倒流时,所述逆止接头在废液的浮力作用下被顶起,其圆弧面密封死所述迫紧的中心通孔;
上平接头,其设于所述迫紧的上方与所述迫紧的顶端面贴合,并通过套设于其上的上螺帽与所述主体套筒螺纹连接;
下平接头,其设于所述主体套筒的下方与所述主体套筒的底端面贴合,并通过套设于其上的下螺帽与所述主体套筒螺纹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体套筒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的内壁上均匀地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放置所述逆止接头的筋条,所述筋条呈L型,所述逆止接头的内壁与所述筋条的侧面相贴近,并具有设定的活动间隙,所述逆止接头的底端面搭设于所述筋条的底端部上,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筋条、所述套筒主体内壁以及所述逆止接头围合形成所述废液流出通道。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逆止接头包括圆柱腔体和设于所述圆柱腔体上的半球腔体,所述半球腔体上具有所述圆弧面,所述括圆柱腔体和半球腔体一体成型形成封闭型腔体。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逆止接头包括圆柱腔体和设于所述圆柱腔体上的半球腔体,所述半球腔体上具有所述圆弧面,所述括圆柱腔体和半球腔体一体成型,且所述圆柱腔体底端为开放式结构。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体套筒的上下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上平接头和下平接头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迫紧为橡胶密封垫,其包括插设于所述主体套筒内的插入部和设于所述插入部上方的法兰部,所述法兰部的底端面与所述主体套筒的顶端面相贴合。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体套筒的底端面还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所述主体套筒与所述下平接头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防倒灌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废液经过废液流出通道向下排出,若出现废液经废液流出通道倒流的现象,逆止接头在废液的浮力作用下被顶起,其圆弧面密封死所述迫紧的中心通孔,从而可以阻止废液向上倒流至湿制程设备中。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以在湿制程设备维护保养时,无需在客户端新增排废下点的状况下,就可以达到控制管道药液倒灌回机台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的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的湿制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的俯视图(除去迫紧和逆止接头);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排水溢流防倒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3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单独控制流体的多路电磁阀组
- 下一篇:一种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