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PVB膜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2396.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莫国军;谢怀玉;陈庚;钱燚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56 | 分类号: | B29C47/56;B29C47/14;B29C47/08;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管 原料进口 共挤模具 多通道 成型装置 电致变色 原料通道 中央通道 汇流腔 混合腔 本实用新型 成型出口 定型机构 夹层玻璃 收卷机构 汇流管 钢带 控温 制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层玻璃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PVB膜的成型装置,包括连接有第一原料通道和第二原料通道的多通道共挤模具、设置在所述多通道共挤模具下方的钢带式控温定型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多通道共挤模具,包括,第一原料进口、第二原料进口、汇流腔和成型出口;所述汇流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原料进口相连的第一分流管组以及与所述第二原料进口相连的第二分流管组,所述第一分流管组包括4根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组包括4根分流管和一根中央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下方连接有4个混合腔,所述中央分流管下方连接有中央通道,所述混合腔通过汇流管与所述中央通道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层玻璃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PVB膜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光吸收透过的可调节性,可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内部的热的扩散,减少办公大楼和民用住宅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必须消耗的大量能源。同时起到改善自然光照程度、防窥的目的。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双稳态的性能,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不仅不需要背光灯,而且显示静态图像后,只要显示内容不变化,就不会耗电,达到节能的目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与其它显示器相比具有无视盲角、对比度高等优点。用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可以通过电子感应系统,根据外来光的强度调节反射光的强度,达到防眩目的作用,使驾驶更加安全。电致变色智能玻璃能以较低的电压(2-5V)和较低的功率调节汽车、飞机内部的光线强度,使旅途更加舒适。目前,电致变色调光玻璃已经在一些高档轿车和飞机上得到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致变色PVB膜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致变色PVB膜的成型装置,包括连接有第一原料通道和第二原料通道的多通道共挤模具、设置在所述多通道共挤模具下方的钢带式控温定型机构以及收卷机构;
所述多通道共挤模具,包括第一原料进口、第二原料进口、汇流腔和成型出口;所述汇流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原料进口相连的第一分流管组以及与所述第二原料进口相连的第二分流管组,所述第一分流管组包括4根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组包括4根分流管和一根中央分流管;
所述分流管下方连接有4个混合腔,所述中央分流管下方连接有中央通道,所述混合腔通过汇流管与所述中央通道相连。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混合腔分别连接有一根来自所述第一分流管组的分流管以及一根来自所述第二分流管组的分流管,所述混合腔包括上下设置的收集段和混合段,所述收集段包括有两个管体,每个管体单独连接分流管,每个管体的下方逐渐收缩并且底部插入所述混合段内,所述汇流管设置在所述混合段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通道下端设置有第一扩张段和第二扩张段,靠外设置的两个所述混合腔底部的汇流管与所述第二扩张段相连,靠内设置的两个所述混合腔底部的汇流管与所述第一扩张段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管与所述中央分流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钢带式控温定型机构包括传送轮、缠绕在所述传送轮上的钢带以及沿着钢带长度方向的上方设置的若干控温区,所述成型出口朝向所述钢带设置,所述控温区内设置有蒸汽喷管,所述控温区两端设置有蒸汽回收管,每个所述控温区内均设置有温度监控器。
作为优选,所述多通道共挤模具与所述控温区之间设置有刮刀。
作为优选,所述钢带式控温定型机构与所述收卷机构之间设置有厚度检测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PVB膜的成型装置,通过特制模具,将两种原料模具中得到分层混合,在共挤过程中一次成型多层复合结构,保证了电致变色层的平直稳定,提高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2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机口模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POE塑料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