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低功耗锂电池管理单元及并联应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41969.3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江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应用 管理单元 微处理器MCU 超低功耗 锂电池 放电 充电 电池电压采集模块 电池管理单元 电池状态信号 本实用新型 充放电信号 标准电池 操作应用 产品应用 电池模块 电流信号 电压平台 供电信号 静态功耗 控制模块 外设电路 一键启动 直接并联 充放电 分流器 并联 自检 互联 传递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低功耗锂电池管理单元及并联应用系统,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电压采集模块、微处理器MCU、放电MOS模块以及充电MOS模块,微处理器MCU接收分流器的电流信号、接收DC‑DC电源模块的供电信号、接收CAN通讯模块传递的电池状态信号以及充放电信号;上述电池管理单元的并联应用为,通过ON/OFF控制模块控制以及充电MOS模块、放电MOS模块的配合实现同一电压平台无限容量的扩展,具有极低的静态功耗,并解决并联应用时电池模块间互相充放电问题,同时实现了并联应用时一键启动并自动互联自检,方便并联时操作应用;产品应用以标准电池模块为基础直接并联使用无需增加外设电路或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生产与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低功耗锂电池管理单元及并联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行业产品中,都在大量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大量使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产品将使用锂电池。
在铅酸电池转换锂电池阶段,需求模块化设计实现随意扩大模组容量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目前市场上的方案是锂电池模组设计均是以客户需求的容量来设计的,大部分采用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案,电池模组之间直接并联,但是无法做到阻止电池间互相充放电以及实现电池不用时低功耗等要求,并联应用时也无法做到一键开启的功能;目前的锂电池模组的设计不能做到随意并联应用,局限了模块化设计的使用,应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电池组间不会出现充放电、能做到一键开启且低功耗的锂电池管理单元及并联应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功耗锂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电池组电压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连接于电池电压采集模块上的微处理器MCU、与微处理器MCU连接的放电MOS模块以及充电MOS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MCU接收设置于电池组负极的分流器的电流信号、接收用于给微处理器MCU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的供电信号、接收CAN通讯模块传递的电池状态信号以及充放电信号;所述的DC-DC电源模块通过ON/OFF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锂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组电压的电压侦测模块,所述的电压侦测模块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递到ON/OFF控制模块。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ON/OFF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手动启动电池管理单元的自启驱动线路、通过其它信号启动的并联驱动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线路以及开启工作线路的开关线路。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自启驱动线路包括输入端DC_IN以及连接在DC-DC电源模块上的输出端,输入端DC_IN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在第二P-MOS管Q2的源极,第二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P-MOS管Q2的栅极;第二P-MOS管Q2的漏极通过并联的第四二极管与第六二极管连接在输出端;第二P-MOS管Q2的栅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后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第十三电阻与第七二极管后连接微处理器MCU,第二路通过并联的开关SW1与第九电容C9后接地。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工作线路包括输入端POWER_IN以及连接在DC-DC电源模块上的输出端,输入端POWER_IN通过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后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第一P-MOS管Q1的源极,第二路连接第一P-MOS管Q1的栅极;所述的第一P-MOS管Q1的漏极通过并联的第二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后连接在输出端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并联驱动线路包括输入端POWER_IN以及输出端PACK-,在输入端POWER_IN与输出端PACK-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九电阻R9、光耦PO1、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的第一稳压二极管ZD1与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相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1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插销的充电电源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储能电站锂电池组电压稳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