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旋圆形立交桥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40743.1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体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体任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桥 引桥 立交桥 道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 南北向 内旋 外沿 城市交叉路口 圆环状结构 交通设施 行车过程 行车路线 行车线路 东西向 内环 下桥 盘旋 路口 纠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旋圆形立交桥,属于交通设施;旨在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行车路线简捷明了的立交桥。它包括主桥和引桥;主桥(2)为圆环状结构,在主桥(2)的外沿各有一个与南北向道路连通的单引桥(4),在主桥(2)的外沿各有一个与东西向道路连通的双引桥(1);在主桥(2)的内环各有一个与南北向道路连通的内引桥(3)。本实用新型行车线路简捷明了,行车过程中即便错过了下桥的路口,也能通过“盘旋”的方式得到及时纠正;是一种用于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桥梁,尤其涉及一种立交桥;属于交通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期的十字交叉路口,塞车现象在各大城市更是屡见不鲜;为此各地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多层立交桥。虽然这些形式各异的立交桥一定程度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然而目前的立交桥通常为多层结构,不仅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投资和工程量大,而且由于引桥多而导致占地面积。另外,目前的立交桥分叉引桥多、行车路线复杂,容易造成驾驶员错过下桥的路口;难以适应城市交通建设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行车路线简便快捷的内旋圆形立交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主桥和引桥;主桥为圆环状结构,该主桥的外沿各有一个与南北向道路连通的单引桥,在主桥的外沿还各有一个与东西向道路连通的双引桥;在主桥的内环各有一个与南北向道路连通的内引桥。
主桥下方或上方有与东西向道路连通的高架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传统的高架桥、交通环岛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交通环岛改为了圆环状结构,同时将两个引桥改设在交通环岛的内环,因此减少了占地面积。另外,由于主桥借鉴了传统的交通环岛结构,因此行车线路简捷明了;行车过程中即便错过了下桥的路口,也能通过“盘旋”的方式得到及时纠正。
本实用新型稍作修改即可用于丁字路口、五道交叉路口、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需要立体交通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双引桥1、主桥2、内引桥3、单引桥4、双引桥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主桥2为圆环状结构,该主桥的外沿各有一个分别与南向和北向道路连通的单引桥4,在主桥2的外沿各有一个分别与东向和西向道路连通的双引桥1;在主桥2的内环各有一个分别与南向和北向道路连通的内引桥3。
下面分别以直行、左转弯、右转弯、掉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作进一步的说明:
1)直行,南北向直行的车辆可沿原有路面从主桥2的下方直接穿过十字路口,东西向直行的车辆可按双引桥1、主桥2、双引桥1的行驶路线跨过十字路口;东西方向直行的车辆与南北方向直行的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见图1)。
2)左转弯,由南向西或由北向东行驶的左转弯车辆可通过单引桥4、主桥2、双引桥1的路线实现左转弯(见图1);由西向北、或由东向南行驶的左转弯车辆可按双引桥1、主桥2、内引桥3的行驶路线实现左转弯(见图1)。
3)右转弯,由南北向或东西向行驶的右转弯车辆只需通过原有道路即可直接实现右转,互不干扰(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体任,未经张体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0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钢结构施工结构
- 下一篇:护栏与路基一体化加固的卜字型桩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