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校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8666.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钱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校平设备。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由复合铝包装膜经冲压引伸后,包覆由锂离子正负极片卷绕而成的卷心,经热封而形成的电池。所使用的包装膜通常有113um厚和88um厚的带式卷料,两种材料均由三层结构组成,表面层为尼龙层,中间层为铝片层,内层为聚丙烯层,总厚度分别为113um和88um。包装膜生产时首先裁成一定宽度(设计宽度)的卷料,然后放入带有模具的自动送料空气冲压机上,完成冲压引伸和裁切,引伸出设计尺寸的方坑,裁切出设计要求的长度。在冲压引伸后,由于冲压引伸时的残余应力作用和多层各物质弹性应变、应力差异,包装膜平置时会出现打卷、翘边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电池卷心的包装,引起包装膜热封时电池表面起皱、顶封边对不齐等不良现象,以致使包装后的电池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校平设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自动校平设备,包括有设备承载支架,所述设备承载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其中:承载板上设置有引导调节装置,所述引导调节装置上方安装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连接有吸着台,所述承载平台的下方安装有传感器,所述承载平台、吸着台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承载板上垂直分布有若干辅助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引导调节装置包括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方或是侧面连接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承载平台的底部相连。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吸着台上分布有若干吸附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为称重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热电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辅助感应装置为光栅,至少有四个光栅分布在承载板的四个顶角延伸方向。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和/或是辅助感应装置上连接有告警装置,所述告警装置为警示灯与蜂鸣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校平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和/或是辅助感应装置上连接有告警装置数据通讯装置,所述数据通讯装置为I/O数据接口、无线数据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是多种。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
1、设有独立的引导调节装置,可满足至少X轴、Y轴的水平调节校准,并且,依托于无杆气缸的参与,可对Z轴进行适当校准,满足校平需求。
2、采用吸着台参与工件定位,校平期间不会出现不要的滑动,保证校平精确。
3、设置有加热装置,满足加压加热的功能实现。
4、传感器、辅助感应装置相互配合,实现精确校平。
5、整体构造简单,易于装配与日后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校平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承载板2 承载平台
3 吸着台4 传感器
5 加热装置6 辅助感应装置
7 导轨8 无杆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自动校平设备,包括有设备承载支架,设备承载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承载板1上设置有引导调节装置,引导调节装置上方安装有承载平台2,承载平台2上方连接有吸着台3。同时,考虑到校平期间有效感知重量,便于后续查找偏差所在,承载平台2的下方安装有传感器4。并且,考虑到加热下压过程中的压力监控需要,承载平台2、吸着台3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5,承载板1上垂直分布有若干辅助感应装置6。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引导调节装置包括有导轨7,导轨7上方或是侧面连接有无杆气缸8,无杆气缸8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与承载平台2的底部相连。这样,可快速实现X轴、Y轴的、Z轴的找平,无需额外部件参与,即可通过无杆气缸8与导轨7相互配合实现。
进一步来看,为了保证吸附稳定性,在进行校平期间不会出现松动或是不要的位移,吸着台3上分布有若干吸附孔。为了提升传感器4工作期间的感知精确度,传感器4为称重传感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8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直驱卷针卷绕机构
- 下一篇:自动套管机及其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