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麦锈菌孢子采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2987.5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菊;李昊星;杨韶松;张庆;丁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压板 孢子收集 下压板 滑竿 盖板 上端面 锈菌孢子 垂直的 伸缩件 孢子 采集 螺帽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小麦 侧面设置 过程操作 收集效率 竖直滑竿 滑动 飞溅 麦叶 平齐 压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麦锈菌孢子采集的装置,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一端固定有一根竖直滑竿,所述上压板套设在滑竿上且可以沿着滑竿滑动;所述下压板与设置滑竿一端垂直的侧面设置有与下压板可拆卸连接的孢子收集盒,所述孢子收集盒的上端面与下压板的上端面平齐;所述上压板的上端面围绕滑竿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远离上压板的一端与滑竿顶端的螺帽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靠近孢子收集盒且与孢子收集盒垂直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往孢子收集盒方向倾斜。使用时麦叶放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压下上压板,上压板的边缘刮下孢子后落入孢子收集盒,盖板可以防止孢子飞溅。整个收集过程操作简单,收集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麦锈病研究领域的孢子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小麦锈菌孢子采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是气候温和国家用作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的主要作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较高的产量潜力,丰富的营养和多种产品用途,而在世界广泛种植。小麦锈病的发生历史几乎和小麦的栽培历史一样久远,早在人类把小麦当做食物之前就存在。目前,锈病已经遍及世界除南极洲之外的60多个国家,成为制约小麦安全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因此,在世界各地有众多的科研人员对小麦锈病进行研究,进行小麦锈病研究需要采集锈病的孢子,目前较为缺乏孢子采集装置,操作者常常使用毛笔刷的方法采集孢子,这种采集方法操作麻烦,采集到的孢子也相对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小麦锈菌孢子采集的装置,具有操作简单,能有效采集到较多孢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小麦锈菌孢子采集的装置,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一端固定有一根竖直滑竿,所述上压板套设在滑竿上且可以沿着滑竿滑动;所述下压板与设置滑竿一端垂直的侧面设置有与下压板可拆卸连接的孢子收集盒,所述孢子收集盒的上端面与下压板的上端面平齐;所述上压板的上端面围绕滑竿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远离上压板的一端与滑竿顶端的螺帽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靠近孢子收集盒且与孢子收集盒垂直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往孢子收集盒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小麦孢子时,将小麦叶子靠近麦杆的一端放入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且小麦叶有锈病孢子的一侧与上压板接触,压下上压板使上下压板轻轻夹住麦叶,然后慢慢拉动整个装置往远离麦杆的方向运动上压板即可刮下锈病孢子,使孢子落入到孢子收集盒内,同时,盖板能防止孢子飞溅,能提高孢子收集效率,随之增加收集的孢子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板的上端设置有拇指环,所述下压板的下端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收集装置时,右手大拇指放入到拇指环内,其余四个手指拖住下压板。采集时可以左手拉住小麦叶片,右手操作收集装置,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远离上压板的一端设置有麦叶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盖板压住小麦叶,增加收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优选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能为上压板的复位提供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有效的收集到较多的孢子,同时操作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压板;2、下压板;3、滑竿;4、弹簧;5、螺帽;6、拇指环;7、孢子收集盒;8、盖板;9、防滑纹;10、麦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2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